第27章做瓷器釉料(2/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自干五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在幕府根据府报预先写下战况,只等大军报捷。

战况中将高仙芝军行军过程所遇房屋、泉水位置,敌军概况,战斗的过程,缴获及敌我双方战略战术等等全部描写清楚。

凡是高仙芝想禀报的内容无所不包。待及需要上报军情,幕府开始准备时,封常青说他已经准备好了,拿出所写帑报一看,条理清晰,面面俱到。仙芝见到大喜。

又见他十分忠诚,带兵井井有条。从此凡要暂时离开大营时,便使封常青留守。则大营平安,报告明确,执行得当。此次仙芝私访要离开月余,自然还是封常青留守。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有一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说“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说的便是封常青留守时发动大军打击来犯之敌,应对不测时的情形。

暂且放下这封大人,却说这一日,高仙芝和副将李嗣业带领一队精兵换装成商队的模样,带上那个拔汗那的士兵,领着十几头骆驼,马匹驮了些丝绸、茶叶,盘缠,悄悄的离开了大唐的西部边陲,进入到石国的境内。

石国为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此时大唐的边境早已跨过了荒漠地区唯一的绿洲,河西走廊。进入到了水肥人美的河中地区。这里已是色目人的地盘。

色目人,是说他们眼睛的瞳孔是有颜色的,通常有黄色、蓝色或绿色的,与中原棕黑色的瞳孔略有不同。

(以下一段可以不看)当现代中国人出国时,有时有的国家要求填写‘眼睛的颜色’,这时,尽管与色目人不同,中国人的眼睛的瞳仁是黑色的,但是填表时必须要填‘棕褐色’。

绝对不能写成‘黑色’。英语中所谓‘黑色’的眼睛是指被人一拳打在眼眶上,被打成了乌眼青的样子。眼睛周围一大片淤血。

即所谓的‘熊猫眼’。填‘黑色’是个笑话。要填‘棕褐色’。高仙芝一行昼行夜宿,不久便来到了石国的国都。高仙芝的商队驻扎在了城外。这里距离大唐西域边境已有千里,距大唐国都更有万里之遥。随从们都打扮成伙计的样子。

高仙芝自己为了打探消息,只有他带了几个随从、翻译和那个劫后幸存的拔汗那士兵住进了城中的旅店。

“老板,好酒好肉只管拿来。”一个商队的‘伙计’大大咧咧的用当地语吆喝着“问问他们有什么特色饭菜?”李嗣业知道大帅的爱好,加了一句。这也是现代中国人出国以后经常爱问的问题。

“随便吃点什么。我们还要利用天亮出去了解情况。”大帅说道伙计说这时正有用馕坑烤的肉和时鲜的果蔬,接着未经预定,直接端上了瓦罐装的一种饮料。

一名士兵为了试毒尝了一口那种饮料。中原食物众多,可偏偏没有这种味道,酸不溜丢的并不十分可口,他耸了耸鼻子,皱了下眉头。

唐军副将李嗣业见状也尝了一口后说“这是石国的葡萄美酒,最好了,喝上几次便习惯了。”

“既然是‘酒’,便不要多喝。我们还有事要做。”看到这里环境还可以,仙芝把它选为一个据点。“在这定几个房间。我们今天住在这里。”

接着店小二端上来刚刚烤制好的大馕。大馕刚出馕坑,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香气,如果再佐以烤肉,那真是百吃不厌的沙漠美食。

几个人也饿了,立即疯狂的大嚼起来,当天夜里,大帅等人便留在了城内的小旅舍中。高仙芝的商队仍在都城外扎营。其他的商队小的偶尔住进城中的旅店。

为数不少的大型商队因为牲口行李过多而无法驻店,选择在城外扎营。石国国都的旅店已经不像一路走来的乡村农舍,熏顶泥地,土墙油灯,已经有了铺了波斯地毯的地面和蜡烛照明。

李嗣业让旅社的老板开了三个房间,接着高仙芝带人在城里转了转。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也是人们交换货物的一个地点。

大食人的商队到这里带来做饭用的香料,珠宝,做瓷器的釉料,染料和其他土特产品。唐朝来的商队则带来茶叶和丝绸。大唐产的瓷器因为比较沉重,易碎。

这时多采用海路运输,只有少量供应当地市场的才走陆路。因为是交易的市场,小城里到处都有人在游玩,做买卖。十分热闹。高仙芝问了几个人,没有人知道遣唐美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