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军制起源(1/2)
最快更新战国之平手物语最新章节!
平手泛秀收录了一个商人做家臣,这个只是被当作笑话传递了一阵子,就消失掉了,谁也没有把这件事情跟东海道突然流行起来的折叠椅联系在一起。不过对于泛秀而言,有了大量经济支援之后,就可以开始考虑建设主力军队的问题了。
那三个与力加起来有近一百的人马,都是百战精锐,不用太过担心,只管放心使用就是。而领内目前所有的年轻人,就是改善军制的试验田。
青壮不足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即使用低廉税率来吸引混乱中的三河人,但是大部分百姓只要还能存活下去,就不愿意离开故土,最终只有三十多户人迁来。这些新户被分别安置在六个村子,以免他们结成团。于是符合征兵条件的共计有一百六十多人。
原本在名义上的二百五十人兵役中,不乏老弱病幼之士,这一次进一步筛选,在直领内挑选出了七十个十六以上二十五以下的年轻人,充作旗本近卫,直接提拔成有姓名的武家奉公人,登记在名册之中,并没有赐予他们额外的土地,反而是用定期发放粮食和银钱的方式建立起经济联系。原有的土地虽然保留,但却一律由奉行代管,租给别家耕种。而另外一百人,则依然是兵役之内的农兵,一半分属在各家臣的领地里,一般仍然归于直领,平时务农,战时为兵。也幸亏是织田家不重法度,才能任由家臣改革兵制。
并不是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但是面对每年五贯文加上五石粮食的待遇,众士卒大多是十分满意,有犹疑的人也在群体的嘲讽下接受了条件。这项制度正是要让他们慢慢适应与土地脱离联系的生活,进而转会为职业士兵。如果立即普及职业士兵可能会受到冲击,而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改变规矩,所以暂时不会收到太多关注。那些刚刚脱离土地的下层武士,虽然也算是职业士兵,但是大多只依靠个人武勇作战,没办法取得整体协作的效果。
七十名职业士兵,选取四十名枪兵加上三十名铁炮兵的编制。枪兵所用的自然是这个时代非常有名的三间枪,持着超过四米的长柄铁枪,无法展现出个人的武力,但是数十人凑到一起,就可以形成枪阵的效果。不过举着这种长枪,体力的消耗很大,再加上摆成枪阵需要良好的纪律性,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恐怕是不行的。三十名铁炮兵所持有的武器,依然是土产的火绳枪,威力不大,射击间隔长,而且只能在三十步之内瞄准目标,暂时有些鸡肋,不过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去见南蛮人,也许从那里倒是能弄来一些更先进的武器。为了弥补铁炮的缺点,这个时代的领主们往往会把弓箭和铁炮分在同一队,泛秀原本也想要采这种编制,但他发现手头上只有大众化的软弓,多半是藤条制作,这种弓的携带方便射速也很快,但是威力实在太小了!以前上战场的时候时而中一两箭只要下来稍加包裹,两三天就能愈合,这种武器显然不应该出现在旗本队中。
扶桑普遍没有蓄养家畜的习惯,少数耕牛都是村子里的珍宝,自然也缺乏牛皮和牛角之类的材料,所以复合弓严重缺乏,少量的弓胎弓虽然性能不错,但是价格几乎及得上太刀,购买的渠道也并不多,显然难以普及。至于弩这种装备,更是由于成本高昂技术精细而渐渐消失,如今连技法都失传了。最后在尾张只能采购了中庸的重藤弓,价格是二十贯一张,射程大约是一百五十步。
另外给平野甚右卫门配置了附近村子中的几十个幼童,让他传授投掷手里剑的技术,并且许诺择优者提拔为正式武士,这种技艺虽然一直只被领主们视作无用的奇巧淫技,不过泛秀却认为可以起到作用。比如在不适合携带长武器的场所……
基本的思路,是以枪阵正面迎敌,后面摆上铁炮兵,以铁炮的射击来摧毁敌方的士气和阵形,弓兵则是近... --
最快更新战国之平手物语最新章节!
则是近距离狙杀敌方番头,再以枪兵的集团进攻来正面作战。虽然七十人还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但是只要部众扩展到七百以上仍然采取这种制度,以目前的战争经验看应该是有效的。这个时代既没有高质量的大规模铁炮又缺乏成建制的骑兵,弓箭的质量也普遍较低,正规枪兵面对普通农兵的优势很大。而且长枪兵至少在数十年之内都是不可取代的主站力量,日后所要做的无非是进一步加强装备罢了。
随着领地的扩大,家臣也大多有余财购买战马,领内开始有了七八个骑着马武士,还有十几个以前立过战功的高等足轻也被提拔为骑兵,因为数量不多并且战马质量不尽如人意,不可能集中起来作战,足轻对骑兵的向往,更多的只是能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已。虽然对此不满,但是对于整个时代也没什么办法,泛秀要求骑兵们尽量在合战中避免下马成为马上兵卒,建立起马上作战的习惯。
因为织田信长的“恩惠”,训练的工作就可以拜托给三个与力。桥本一巴已经有了二十年以上的铁炮经验,市川大介是弓道的名家,平田三位擅长枪术的兵法,都是可以倚重的力量。
领内的事务安置妥当,泛秀马不停蹄,立即又跑到津岛的商业町,去会见说定的南蛮商人。因为是在织田家的势力范围以内,身边只带着浅野长吉作随从,还有四名骑兵作侍卫。秀江伤愈之后,泛秀又立即换上了这匹战马,走在道路之上,十分显眼。
会面的地方本来依照此时的习惯选在热田的寺庙中,但是那个身为基督徒的欧洲人却有些不愿,转而提出在津岛的商业町会谈,泛秀对此也没有作太多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