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独立自主(2/2)

关键岗位的人负起责任来。出了问题,就要找签字那个人。

敢去签字的人,显然必须对自己做出的决定,拥有绝对的了解。在质子号这个项目上,就要求从总师到各子系统、分系统的负责人,都必须对自己负责的领域吃透,否则怎么敢使用自己的签字权呢?

至于说25吨的近期目标和35吨的远期目标,这么说吧,如果近期目标十年内能够实现,那就是把中国航天事业提高了至少十年。远期目标只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都算是跨越式发展了。

“控制系统升级,这个我们可以现在就做。但签字权,我看是否不应该太过着急……”

“是啊,签字权强行规定必须有哪国人来做,这是不是有点太政治化了?”

“由我们来掌握签字权是对的,不过强行以此作为目标推进,就怕会出现问题啊。”

胡文海的话音未落,下面的人不由的窃窃私语了起来。下面的声音顿时给了上面一些人勇气,很快一些不同的声音也站了出来。

说起来,这小小的签字权难道不是难得的权力吗?难道还有人会嫌弃权力太小?不过在航天领域,权力和责任却是对等的。签字权即是权力,也是责任。今天签了这个字,明天发射的时候除了问题,谁签字谁就要负责任,这不由的一些人不感到担心。

但是签字权却不能不争,消化苏联航天技术,签字权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一位副总打开麦克风,不急不躁的说道:“胡总说的当然有道理,不过我们搞航天首先应该尊重科学规律。如果我们达到了签字的能力,当然应该把签字权落实在我们手里。但如果把签字权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在工作中恐怕难免会出现冒进的情况。航天产业不同其他,出现事故的影响极大,我觉得签字权的问题应该慎重。”

签字权这个切入点找的很好,签字权如果都不掌握,当然也就没有技术升级什么事情。质子号至少够中国航天吃二十年,这二十年里生产部门肯定会受到资源倾斜。

“签字权当然要慎重,但我们不能因此畏难如虎。”

胡文海看向下面,有些人确实面有难色,但有些人脸上同样也有跃跃欲试的神情。

“签字权不能等,等是等不来的。签字权代表自主能力,自主能力不是简单的技术能力,同样是组织能力。制定计划,并不是要大家冒进蛮干,而是在计划上建立一个可行的体系。这个体系不止是要帮助我们掌握签字权,同样也会在升级质子号的工程中发挥作用。不冒进,那要怎么做?当然是脚踏实地的去做。该培训的培训,该下车间的下车间,该补课的补课,该上实验项目的上项目。通过科学的体系判断某个人是否可以落实签字权,而不是他说能落实就落实。”

“质子号的引进必然会导致一批现阶段的项目下马,这些项目的科研队伍如何维持?我们如果不开发新的产品平台,不持续上新的项目,这些科研队伍必受影响。掌握签字权、上新项目,关系到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必须尽快实现。”

“落实签字权,而且签字必须担责。”

胡文海的目光从这些航天总公司的高层脸上一一掠过,斩钉截铁道:“如果航天系统连这个决心都没有,那就太让我失望了!”

质子号国产化、提升运载能力,能够极大降低北斗卫星的发射成本。北斗计划后期几十颗卫星等着发射,还有建成后的补星和和平号的维护,如果连落实签字权的决心都没有,胡文海怎么敢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航天科技集团身上?

反过来说,质子号、联盟号、和平号,航天总公司只要迈过这道坎,立刻就能和NASA平分秋色,鲤鱼跃龙门。用十年时间把这些技术消化掉,培养起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到2007年如果能实现登月,我们国内的环境将会有多么大的改善?

有胡文海的折腾,中国的发展速度必然更加迅速,美国的打压肯定比历史上更快、更歇斯底里。如果我们的力量不能跨越式发展,到时候要怎么面对国内、国外的复杂局面呢?

中国如果发展提速十年,那中美对抗,美国的状态可能也会提前十年。

未雨绸缪,是胡文海必须考虑的问题。

“好了,这有什么好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