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历史瞬间(1/2)

最快更新帝国重器最新章节!

胡文海不由皱起了眉头。

对于新飞支线客机的计划,他当然是不会选择在罗尔斯罗伊斯RB211这一棵树上吊死。

在最初的计划中,确实有一个RB211的备用发动机开发计划,以用于在国内得到发动机渠道受限的情况下客机的发动机供应。

罗尔斯罗伊斯对这个计划虽然并不热心,但在胡文海强烈的要求下,也只能投入了相当程度的技术资源,用于备用发动机的研发。

但那是在罗尔斯罗伊斯的支持下,以比较低的成本开发的替代方案。

如果按照江和甫的说法,从核心机开始全部重新开发,其投入的资源与原计划相比将是几何级数的提高。

胡文海当然愿意支援国内航发的发展,但问题是不能不量力而行。

江和甫开发太行B,主要的工作就是吃透了GE9和AL-31F的核心机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才实现了自行设计涡扇发动机的最基本要求。

但是这个过程,在历史上是有整个国家的支持下实现的。

放到现在,江和甫虽然比历史上提前开始进行了太行B的预研,但由于太行的设计本身还没显现出问题,所以能得到的资源也就没有历史上那么多了。

要补足这部分资源的缺口,江和甫打的主意是搞核心机系列化。

一鱼多吃、一机多用,核心机开发出来不仅配型太行B,同时还可以在民航市场上收回一部分成本。

对于太行B来说,这当然是笔划算的买卖。但对于从商业角度来考虑的新飞客机,就像是拉力赛车队为了造的特殊车型能出赛,结果自己掏腰包买下两千五百辆造价高昂的跑车一样。

对于获得好成绩,这样做当然是有好处。但由此投入的资源在比赛获胜之后的奖金能不能回本,那就不能想太多了。

太行B核心机即使开发出来,也并不像是江和甫所说,开发大涵道发动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果大涵道发动机的开发是这么容易,罗尔斯罗伊斯当年开发RB211差点破产又是因为什么?

核心机的开发,不过是让大涵道发动机的设计有了一个基础。万里长征即使不是第一步,也只是刚刚飞夺了泸定桥。

胡文海沉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江和甫等人同样的沉默着,紧张的等着命运的审判。

“新飞如果要支持太行核心机的研发,究竟需要多少投入?”

胡文海抬起头来,像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他当然知道太行B意味着什么,也当然非常愿意为此投入。

但如今的胡文海,早就已经不是当年手里只有一个蓝色小药丸专利时候的自己。那时候的胡文海可以大嘴一张,十亿美元就做了贡献,影响到的无非是他一个人而已。

但是到了现在,胡文海的任何一个决定,影响到的最少也是上万人的生活。

新科集团和上下游可能几十万人,每天需要的资源已经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为了这个体系的运转,必须源源不断的提供以金钱为名的祭品。

以胡文海赚钱的能力,也已经是如履薄冰。

像是支持太行B这种无底洞项目,他如今也不得不问上一句,“你究竟需要多少钱?”,而不是直接开出一张无限额的空头支票。

江和甫早有准备,听到胡文海的这句问话,显然比直接拒绝要幸运的多了。

他连忙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份资料,摆在了茶几上,说道:“系列核心机的开发,我们涡轮研究院也会承担一部分资源。如果新科愿意投资,我们可以签署协议,系列核心机派生的发动机型号,除军用外技术和专利都可以授权给新科集团。为此需要新科集团提供的投资可以分为十年,总额五十亿人民币。在项目早期投资可以较少,比如今年的第一笔资金,只需要两亿人民币……”

江和甫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可是心虚无比。十年五十亿的投资额,放在GE或者罗尔斯罗伊斯,用于核心机开发也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一笔投资。考虑到核心机后续派生型号的投入也不会少,这妥妥的会是一笔亏本生意。

但问题是不论GE还是罗尔斯罗伊斯,其相对低廉的开发费用,是建立在数十年基础研发投入上的。江和甫狮子大开口要了五十亿,一大部分倒是用来给国内航发研发提供的“补课”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拿到派生型号的民用专利授权,区别也只是亏的多和比亏得多少那么一点的区别。

五十亿分十年,考虑到未来十年的通货膨胀速度,说实话这笔钱未必够用。

&nbs... --

最快更新帝国重器最新章节!

    未来国内为了追赶航空发动机的进度,投入的资金又何止是十个五十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