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转折(2/2)

领导和专家,会议临时给了我们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这里我表示歉意。”

五十多岁的宋文骢走上讲台,尽量使自己保持平静:“对于新歼研制,叶副主任已经明确提出了战术技术指标,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达到。否则,我们搞出的新歼,就是去了战略上的意义……”

宋文骢登台的第一句话,就让兄弟单位的人脸上变了颜色。

兄弟单位的新歼方案,是立足于国内航空工业水平做出的方案。在歼八战斗机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改进,确实使战斗机的技战术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但话说回来,二代机就是再怎么改进,毕竟还是二代机。

而叶副主任在会议上开宗明义,要的可是一款三代机,要的是能够与国际上先进水平战斗机进行对抗的先进战斗机。

歼八的底子,根本没办法满足这个要求。

宋文骢就像揭穿皇帝新衣的那个小男孩,将兄弟单位竭力营造的气氛,忽然戳穿了。

如果无法满足空军对三代机的需求,光在二代机上修修补补,国家制定新歼的战略又如何实现?二代机的新歼,其存在有什么意义?

不是三代机的新歼,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

宋文骢抓住机会,开始推销自己对三代机的见解:“近年来,就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来看,已经不是当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厮杀时的情形。现代战争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各种飞机是如何进行空战的?采用什么样的武器?现代的飞机雷达,要同时不捉几个目标,炸弹是子母弹、及广大女。你刚一起飞,人家就知道了;你要跟踪它,它能设定假目标,反干扰你……”

在陈述了自己对现代战争的看法之后,宋文骢开始总结自己设想的三代机性能:“所以我们造出的新歼,角速度要打,要灵活。过载要大,转弯半径要小,飞行员操纵起来能够得心应手。”

……

宋文骢对新歼的方案让上级领导们眼前一亮,无尾+前翼的方案,只有在瑞典的萨博37上采用过。

所谓的无尾+前翼,实际上就是鸭翼方案。如果单纯从这一点来说,歼十确实是与萨博37颇为相似。

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指责歼十抄袭的理由,但实际上宋文骢的这套方案,是来自于下马的歼九战斗机。

从1970年以来,歼九战斗机十几年经验的积累,才是宋文骢敢于在新歼上大胆采用静不稳定和鸭翼的原因。

而在七十年代,瑞典的萨博37都还没有出来。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可能得到什么资料。

在鸭翼布局的研究上,中国起步算是非常早的了。但把这种在国际上极为少见的方案拿出来,宋文骢仍然难免被与会的专家们质疑。

鸭翼的静不稳定是个非常高难度的技术,中国能否实现自行消化和研发?一旦静不稳定无法完成,有什么对应方案?

重要的问题是,宋文骢能不能拿出让与会专家领导们信服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来。在这种论证会上,什么关系、势力和级别都是虚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客观数据上的严谨。

在这个时候,611所在歼九下马这几年里积攒下来的数据和资料,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参加会议的这几天空余时间里,为了使鸭式布局飞机方案有一个直观的效果,宋文骢和大家一起画出图样,制作了一架飞机模型。

在借用的小木工房里,他们用砂轮、锉刀、砂纸和牙膏——对,你没看错,在没有研磨料的情况下,宋文骢机智的用牙膏来对飞机模型进行了打磨。

整整用了两个晚上,一架由有机玻璃精心制作的飞机模型问世了。

王者想象中和图样上的东西变成了实物模型,宋文骢爱不释手。

如今,他将这架模型带到了评审会上来。

面对专家和领导们的质疑,宋文骢的手上只有几张幻灯片和干瘪的语言,对应兄弟单位准备齐全的资料,可谓是相形见绌。

就在这时,坐在前排的谢光见宋文骢在上面用手比划,他连忙将放置在着手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递了上去。

相对于图表和语言,显然模型要有说服力的多了。照着实物模型进行讲解,这样明显要更直观,讲的更清楚一些。

宋文骢手上拿着模型,刚讲了两句,顿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模型太小了,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楚。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桌上放着明胶片的投影仪,光柱肉眼可见的射在了投影幕布上。他灵机一动,将模型从支架上直接拔了下来,然后往投影仪上一放!

这全透明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投射在后面的幕布上——好家伙,飞机看起来就像一架凌厉的战斗机,威风凛凛的穿行在云海雾霭之间一般!

瞬间,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一架小小的玻璃飞机模型,挽救了一代经典战斗机的命运。

宋文骢的讲解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比兄弟单位一整天的介绍更加动人心弦。静不稳定布局,机腹进气和四余度电传,这在当年的中国可以说是一次极为大胆的尝试。

一般来说,国际上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新机的研发如果在前一代战机基础上更改30%的零配件,是成功率比较高的。

但是歼十的创新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其60%的零配件全部需要从头开始研发。它是中国第一种跳出了苏式战机模式的机种,而同样也不同于美式战机。

十号工程,是中国人走出了自己的路,而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过程。

胡文海看着手中有屠基达传话的纸条,看着上面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不由的有些激动莫名。

——由《宋文骢传》改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