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六章 战前大丰收(2/2)

改造集中在顺天府,涉及到上亿亩土地的良种耕作。

四月底,顺天府的土地改造圆满完成,到七月底,第一批耕作的良种,进入收获期。

即便周边烽烟将起,战云密布,整个顺天府七八百万丁口却开始狂欢!

无与伦比的产量,无论色香味,皆远迈此前。大丰收,大狂欢。顺天府民心大定!

民以食为天,吃在第一位。吃饱喝足是最基本的要求。嬴翌满足了这一点,就得到了民心。

随着顺天府的农事大丰收,原本还如火如荼的声讨,随之偃旗息鼓。声讨,嘴炮,书生们的特权。早前嬴翌灭明,并在农事和税务等方方面面对士绅阶层下手的时候,无数的读书人走上街头,甚至冲击官衙。

于是嬴翌举起屠刀,大杀一通。

这一通好杀,杀的士绅阶层心惊胆战。于是就转而为声讨。不敢直接对抗,就在市井里污蔑毁誉。

百姓们不知就里,多为迷惑。但随着秩序的稳定,百姓们也逐渐察觉到好处,及至于大丰收,一切怀疑都随之烟消云散。

什么毁誉,什么污蔑,都比不上满仓的粮食。

士绅们的嘴炮战略失败。

然而对士绅们来说,这只是个开始,更艰难的局面出现了——高产良种给了百姓信心,许多士绅在农事革新之后剩下的土地,竟开始面临无人耕种的窘境。

大多数的士绅都是一大家子,数十口甚至数百口人。农事革新,将他们非法的土地没收,但合法的土地仍在。

按照一丁二十亩的土地政策,如果一个士绅家庭有五十口人,那就拥有一千亩土地。而这些土地,按照历来的做法,是雇佣佃户来耕作。

然而高产良种表现,使得百姓们不愿再做佃户。

前朝明廷时期,许多百姓甚至争破头都要把自己的土地挂靠在士绅名下,只为了逃避税务。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明廷苛捐杂税太重,而土地产量太低,加之天灾人祸,百姓承担不起。

如今良种不惧天灾旱涝,产量高的没边。而且夏王又只收一次农税,再无其他苛捐杂税。勤劳的百姓完全能够承担税务的支出,并有大量的余留。

而士绅亦再无不上税的特权。

这样的情况下,哪个百姓脑子残了会给士绅当佃户?更不可能将自己分配到的土地挂靠给士绅了。

就使得各地的士绅面临有地无人耕作的局面。

种种政策,将士绅们高高在上的地位,直接打落下去。如今他们要种地,就需要付出薪水雇佣雇工。而不能像以往,不但不需要付出,反而还能从佃户身上发一笔。

农业是一切的基础,逐渐铺开的农事革新,使得河北大地的秩序,从京师开始,洪流一样冲过这片古老的大地。

战争即将展开的前夕,河间、保定、永平等顺天周边的府治也开始进入收获阶段。

同时,顺天府农税收上来的大量粮食,也解决了京师粮食不足的窘境,再不需要从河南调集。

谁也无法想象,嬴翌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稳定了河北的新秩序。而此时,山海关外广宁前屯卫,正是战火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