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正义天助(1/2)

最快更新大明春色最新章节!

下午最炎热的时辰,文武大臣们在柔仪殿的御前议事,却未完全达成共识。因为朱高煦没有明确表态。

一众勋贵毫无意外地喊打喊杀,他们非常期待这样的战争。得知安南国出了事,一些武将在义愤填膺的说辞下,简直是情绪激动,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暗地里兴高采烈。

战争的胜利,能让武将们在朝廷里更有话语权;而军功,才是每个武将确立自己地位功名的唯一可靠途径。

公侯们纷纷请缨。何福、柳升等拍着胸脯说,不灭叛贼提头来见;他们恐怕只是希望通过军功,稳固现在的地位。张辅也很想领兵,因为他是张玉的后代,更是想累积军功,等待下次向权|力中心靠拢的机会、重回国公的位置。

丘福与沐晟也争得很凶,这俩人爵位已经够高了,但他们显然想赢得将士们的真正尊敬。如果不通过战争来证明,那是不行的。

文官们对安南战争持谨慎态度,不过大多并未反对增兵安南的事;他们只是对战役的规模、目标有看法。

目前的局势,陈季扩的人蔑视朝廷、意欲谋|杀大明使臣,关系到了朝廷的威信脸面。而且安南都督府禀报,叛军还想大举围攻东关。

东关有多达八万军户、以及许多官吏和汉人家眷,官员们不敢提出置之不理的主张;赶紧退走的主张也不好说出口,毕竟安南国是永乐朝打下来的地盘,放弃祖产的败家子行为、总是不太好。

户部尚书夏元吉颇有微词,而须些官员则缄口不言。只有兵部尚书齐泰、工部尚书茹瑺提出了明确的主张。

齐泰认为,永乐初的安南国形势、对大明有利,官军占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迅速结束战争。而现在形势有变,如果以大军进|剿,可能难以再速战速决。此时应派遣援军,在东关周围的平原地带、挫败叛军合围意图,力求只在旱季开战。

这个积极防御性的方略,得到了茹瑺的支持。

朱高煦没有当天决策,下旨在江宁县选一块墓地、给死了的将士建衣冠冢,厚葬那几个人;并让五军都督府,将他们的名字、记录到有功将士的名册中,按军法抚恤家眷。然后朱高煦又让兵部调集京营将士,在大校场检阅军队。

……数日之后,朝廷各衙在正阳门外的大校场上布置,准备好了检阅典礼。

兵部奏报,调集了数万将士进行这一场礼仪。朱高煦回想起来,他一共就正儿八经检阅过两次军队、包括此次,上次是在云南。

他希望通过这次阅兵,鼓舞朝中文官,让内部、外藩都支持他的战争。

朱高煦穿上了皇帝的“正式军装”皮弁服,身上是大红色的长袍,鹿皮帽子上有些模仿盔甲铜钉的装饰;这些特征,大概便象征了军服。还有挂在绶带上的一枚玉佩、也是这种场合的配件,上面刻有四个字:伐罪讨逆。

朝中文武官员,既定的安南国国王陈正元、王后陈氏,以及还没离京的几个外邦使臣,跟随着朱高煦去了正阳门外。朱高煦还带上大儿子瞻壑。

几岁的孩儿应该懂的很少,不过他长大后会记得一些场景,并对今后的性情、观念产生影响。毕竟朱高煦也是孩儿长大的,他有这样的经验。

大校场上伞、盖、旗、牌仪仗浩大,礼仪都照常进行,唯有受阅的一些军士有了稀奇的模样。校场上有一片官兵,穿上了朝廷新发的军礼服,拿的是新造火铳“春寒”。

大臣们眼里,这个场面应该是一种“胡服骑射”的变革。但朱高煦看到那些戴着大檐帽、拿着火枪的官兵,顿时感觉到了一种近代军队的气息。目前大明军队的本质、没多少变化,但至少模样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了。

朱高煦走到锦衣卫设好的伞盖下,在椅子上坐下。如同人海一般的将士向上位行礼,高呼万岁。这时教坊司的乐工,奏响了雄壮的钟鼓之乐,诸文武也上前行拜礼。

几万人聚集在校场上,看起来阵仗非常大,各种各样的旗帜在空中飘荡,仿佛云层涌动一般。虽然校场周围已设了岗哨,但仍不能阻挡喜欢看热闹的市井百姓赶来,人们都在远处观望着。

很快跳舞的汉子们走上了台子,一共数十人,穿五颜六色的衣服,拿着漆杆、漆斧等道具,还有盾牌,开始在上面舞蹈起来。一些人在音乐中齐声高唱:“拔剑起淮土,策马定寰区。王气开天统,宝历应乾符。武略文谟,龙虎风云创业初。将军星绕弁,勇士月弯弧……”

舞蹈不怎么好看,但那些... --

最快更新大明春色最新章节!

,但那些道具、动作都有象征意味,不仅是给人看的,也是为了与上天遥相呼应。所以周围的大臣们,一个个都神情肃穆地观看歌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