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对立(1/2)
最快更新1984之狂潮最新章节!
录播节目比较灵活,可以事后剪辑,基本不会出现什么播放事故。当然,为了增加身临其境感,演播室里的这几位观看的是最新的直播信号。
因此那位牛导就笑着回答:“首先祝贺荆导取得的成绩。不过荆导和我们这批年轻导演的作品很难比较。他是商业类型的,奥斯卡也是偏向于商业化的电影节。而我们比较追求电影的艺术和作品的内涵。”
牛导的话其实没说错,他顺便淡淡的装了一个逼。这种创作理念上的小分歧,一般也不会剪辑掉。尤其是国内的电影界,其实对荆建很不满,主要原因就是理念上的差异。
由于那个特殊时代,能存活下来的就是那几个样板戏。而样板样板,也就是很成熟的套路,能尽可能多的吸引住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形式方面,就学习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模板。
在这里,很客观的说一句,现在提起那几个样板戏,仿佛像是洪水猛兽。而在当年,同样也让观众们看的呕吐。就八个戏,让观众十多年一遍遍反复看?就算钢铁神经也都受不了啊?然而实际上,如果仅仅当个故事片看,真的算很优秀的作品,相当的好看。其实道理根本就不稀奇,全国一流的创作人员集中在一起,用的是一流的剧组、一流的演员,反复雕琢,怎么也不会差吧?
然而现在已经拨乱反正,于是倒澡盆里的脏水,连里面的孩子都一起倒出去了。尤其是欧洲五、六十年代兴起的新浪潮运动,在七、八十年代恰好流行到了港台。而这时候大陆打开国门一看,呦!新浪潮!一听就高大上啊?而且新浪潮崇尚的是作者电影,也就是导演掌管一切!这简直太符合那些导演的想法了,头上没有婆婆,底下全是臣民!这样的好事绝对要鼓吹支持啦!
其实这就是艺术人士的通病,太容易放飞自我。如果是写书、画画等等倒没什么,反正你自己写、自己画呗,割了自己**画都没关系。然而电影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投资商也基本需要回报,难道你拿别人的钱,去追求自己的艺术道路?说实话,很自私,也会整体上搞垮电影的产业环境。
而在荆建的眼里,这样的作者电影,无非是那些导演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广大群众居高临下的说教,顺便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带着那种圣母般的满足感。纯粹属于闲得蛋疼。荆建是网络时代过来的,谁知道网线另一段敲键盘的是人是狗?谁又比谁高一等呢?还说教?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体育老师吗?
因此荆建很反感那些打着艺术名头的作者电影,支持的是那些先锋派的实验电影,在电影技巧上和叙事结构上的创新,就算票房不怎么样,那也是对电影艺术的探索,给后来者以启迪。
所以荆建才会在京影发表那个系列讲座。其实沈导和牛导,包括刘编辑全都了解过这个讲座的内容,在内心里,很不以为然,甚至带有些羡慕嫉妒恨。无非是沈导和刘编辑有着城府,而牛导就年轻气盛,在这场转播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态度。
不过这样的话题没有延续下去,因为直播信号来到了红地毯环节。而在观众面前,整个过程被压缩到了十几分钟,一个个好莱坞明星的亮相,首次呈现在国内的电视荧屏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