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反间计(1/2)
最快更新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解决了李世民部署在城外的唐军据点,薛万均已经带五万名第六军将士到成都城外,李靖也率领六万名第十军将士到来,加上苏定方的两万名北镇军、杨义臣两万杂牌兵、沈光三万名太和军跟僚人青壮,以及辎重兵和奴兵,成都城外的隋军已达四十万之多。
随着各军纷纷到来,包围成都城的时机已经成熟,随着杨侗一声令下,四十万大军各就各位,把李世民仅剩的成都城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借伪唐王朝之手和战争手段来消灭关陇贵族、关东士族、南方士族、荆州和益州的地方豪强等等大势力,杨侗一次又一次的放过了灭唐的时机,整整让伪唐王朝多活了五年时间。这也使李渊父子成了大世家的灾星,他们就像漫画里的柯南一样,只要他们到哪里,那里的大势力就遭到灭顶之灾。如今杨侗目的达成,也是到卸磨杀驴的时候了。
成都城外的四十万隋军各就各位,数万顶大帐无边无际、延绵数十里,从北到南,到处是旌旗招展、刀光闪烁、铠甲森森的世界。
从杨侗的布局来看,显然是不准备遵循兵法上说的围三阙一了。
围三阙一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战术,指己方攻城之时,不可把城池围死,如果真把城围死了,深陷重围的敌军在看不到生的希望之后,觉得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还不如奋战而死,说不定最后还能活得一命,面对这种军队,即使最后攻城方赢了,损失也不会小,但如果留个缺口,给敌人留个希望。而敌人看到有生路可以逃命,战斗意志就会瓦解,做鸟兽散。这样,在他们逃出城外的时候,已经从一个战士就变成任人宰割的绵羊,这样就更好征服他们。这一招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了人类强大的求生观念,只要有活下去的希望,会变得异常脆弱。
“围三阙一”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抓住物极必反的特点。当年那么草头王不也正是因为走投无路,所以才一跺脚造反的么?
这道理杨侗自然也知道,之所以把成都城团团合围,更多是给城内的唐军士兵造成极大的心里威慑,促使意志不坚定的唐军士兵在“降者不杀”、“不抵抗不杀”等口号下放弃抵抗,当逃兵,从而实现减轻双方伤亡的目的。
位于成都城正南门的明德门外的中军大帐,是一座占地十亩大营,前帐左右两侧的小帐各有数十名文职军官整理着各种文书、情报。
中帐之内,杨侗和数十名大将站在巨大成都城沙盘之前,这是隋军的一贯风格,每每攻打一些重点城池,都会事先制作相应的城池沙盘,以便在战争之时,能够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座成都城沙盘,是随军工匠根据韩志提供的地图所制,一些重点里坊、战略要地都用赤红色标注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城内唐军共有九万余人,按照战力、战意、装备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五等,首先是李世民的五千名赤甲军、五千名千骑军;其次是三万名万岁军,这所谓的万岁军主要是由李世民嫡系、青羌青壮构成,另外一部分来各支军队中的精兵;第三等是李瑗为首的两万新军;第四等则是从各处战场败回、逃回的逃兵,第五等就是刚刚招募的新兵。”杨侗手执一根铁制甩棍,亲自为众将讲解城池的防御情况:“这九万士各司其责,赤甲军守卫皇宫、千骑军守卫各坊坊门、万岁军负责城内治安,余者负责成都城城池防御。”
众将闻言,面面相觑。
“圣上。”不待诸将询问,性格严谨杨义臣便忍不住问道:“赤甲军负责皇城、千骑军负责坊门能理解,老臣没什么疑问。但是万岁军和各种杂兵的职责,您是不是搞反了?”
“是啊圣上,靠山王的疑惑想必也是诸位将军疑惑。”李靖看了纷纷点头的众将一眼,又对杨侗说道:“成都城最坚固的防线是护城河、内外两道城墙,正常来说,李世民应该把比较精锐的万岁军放在城上,以期获得大战果。如果把战力、战意都不强的杂兵放在这里,他不要城池了吗?”
“朕没有弄反,李世民就是这么部署的。”杨侗微笑着说道:“他怕带兵大将在关键时刻反了他,所以要把万岁军牢牢控制在手,不许别人染指,当然放在离他比较近的次要位置之上了。杂兵虽然经验士气都很弱,但来源太杂,他怕里面有我们的士兵,所以打发来守城门了。”
“我草!”薛万彻忍不住骂道:“都死到临头了,还勾心斗角。”
旁边的薛万均狠狠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后脑勺,头盔发出“啪”的一声响,薛万彻的脑袋都给三哥甩歪了,他一正头盔,正好看到杨侗身边的阴明月,这才想到这里还有个女的,连忙闭上了他的臭嘴。
“倒也不能说是勾心斗角。”杨侗看得忍俊不禁,嘿嘿笑着把甩棍拉长,点在沙盘上的外城廓,说道:“成都城是李渊命令张长逊、李元吉按照大兴城的标准修建,全城可以容纳一两百万人生活,这是仅次于大兴城的大城,城廓之大,便是洛阳城也不如。关键是这个大城就这么爬在平原上,我们兵多将广,可以从四面八方发起进攻。如果李世民派重兵分守十三门、我们也朝着这三十个要点进攻,他这九万士兵倒也够用,但我们处于主动进攻一方,又怎么可能按照李世民的套路来打呢?我们完全可以避开重兵攻守的城门,专门对各段城墙发起攻击,利用巢车、攻城梯、排梯把士兵送到城墙之上,然后再往两边开杀,他再多出九万兵也不够用,所以他也知道护城河、内外城廓守不住,于是收缩防御线,把精兵集中到太极宫一带。至于这些战力战意都不强的杂兵,去了太极宫也帮不上忙,甚至会在战事僵持之时率先逃跑,从而引发全军崩溃。所以与其让这些来历不明的杂兵去捣乱、去祸害精兵,倒不如让他们在外围消耗我军箭矢。”
“圣上所言极是,杂兵最大的作用就是给自己捣乱,李世民算是学聪明了。”众将纷纷笑出声来。
“我倒是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杨义臣见众将纷纷大笑,忍不住说道。
“您说。”
“先让杂兵来混淆视听,从而达到骄敌军心的目的,当我们全军上下都以为唐军已经不足为虑的时候,然后再利用精兵绝死反击。”说到这里,杨义臣对着杨侗说道:“一旦我军猝不及防,甚至有可能动用赤甲军对我军主帅发动突袭。”
“呃?”众将一听,笑声咔然而止。
“有这可能,大家切勿大意。”杨侗点头认同,李世民是个赌性极重的家伙,史上的窦建德空有数十万大军,结果在虎牢关外,被李世民来了个完美的斩首行动,这一回,极有可能也对自己来这一手。
不这他现在这么来玩的话,只会死得更快。首先、隋军反应能力、作战意志、武器装备都不是窦建德的乌合之众能比;其次、大十军团的将士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每名将士的灵魂之中,再加上‘大意失荆州’等阴沟翻船故事传播于军中,所以将士们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要是李世民带着赤甲军跑来对隋军主帅搞斩首行动,估计还没有靠近,就被射成刺猬了。
但杨义臣既然提到了,杨侗自然不能漠视,本着小心无大错之心,吩咐道:“你们回去之后,让麾下将校都谨慎一点。”
“喏。”
“城内这九万唐军对我们而言,其实不足为虑!”杨侗缓缓的说道:“朕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攻克成都城,怎么才能避免城内百姓出现大伤亡。大家有什么想法,都畅所欲言吧。”
李靖拱手道:“圣上,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微臣觉得攻城之前先攻心,我们一方面可令士兵环城喊话、一方面利用飞天神舟向城内洒传单,对守城唐军进行严厉警示: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他们要是胆敢趁乱烧杀、掠夺城中百姓,则满门抄斩。”
“恩威交施,确实是上上之选。”杨侗点点头,又问欲言又止的杜伏威:“杜将军有话但说无妨。”
杜伏威拱手道:“末将也不知当不当说。”
“当说当说。”杨侗笑着鼓励,杜伏威这个野路子出身的大将,能在草头王遍地的时代里成为一方霸主,并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真本事的最好证明;他的指挥能力不如正统出身的将帅,要是两大军团堂堂正正对决,他肯定拼不过那些大将,但要是换成游击战的话,杨侗敢说帐中八成以上的将帅被他轻松撂倒。
“是这样的。”杜伏威连忙说道:“末将在江淮的时候,不像有家族支持的沈法兴、有江南世家支持的李子通,但全军上下又不能掠夺百姓,日子过得贫困潦倒,这也促使末将对敌方物资看得极重,所以攻城之前专门分出两千精兵保护城内物资,一旦城破,他们就立刻冲进城,保护好仓库,既能阻止守军焚烧粮草物资,也能避免物资被乱军抢走,后来末将又以加细分,有的专门保护仓库、有的专门抓捕重要人物、有的专门抓捕祸害百姓的乱兵。”
“圣上!”杨义臣赞道:“杜将军这相当高明,如果我们这样来安排的话,不但可以迅速稳定成都城,还能避免重要人物逃走。我建议立即成立这样一支军队,主将嘛,自然非杜将军莫属了,谁让他经验丰富呢。”
“哈哈!”众人大笑。
“臣复议。”... --
最快更新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复议。”
“末将复议。”
“……”
“杜将军,既然大家都推举你,那朕就应大家所请。”杨侗抽出一支令箭,笑着对杜伏威说道:“你从第十军挑出两万士兵,全权负责此事;朕另外给你四千名飞天军,你可以事先把他们分派到重要目标上空,等城一破,立即从天上空降。”
“多谢圣上信任,末将定不负圣上重托。”杜伏威上前,恭恭敬敬的接过令箭。
“圣上,微臣有一计,或许可以让城内唐军自己杀起来。”房玄龄拱手道。
杨侗微笑道:“玄龄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李世民如今虽然手握九万大军,但这些士兵大多是益州人士,圣上可以找些唐军家眷写信,然后让飞天军在军营上空空投。”
“房尚书这办法不错。”尉迟恭兴奋的说道:“我和尧将军在安排流民的时候,就遇到很多唐军士兵家眷,我们还专门把他们安排到了一处,我就去安排此事。”
杨侗却没有急着表态,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完全没必要,因为大军只要包围成都城久一点,城内唐军的军心就会自己涣散,根本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如此费时费力的拙劣之计,显然不是房玄龄的主要目的。
“写家书只是其一,而且空投的话,也未必落到正确的士兵之手,所以这只是聊胜于无的手段,我的意思是随便找些家眷写写就行了。主要还是我们以家眷的口吻来写:告诉城中唐军士兵,只能他们能够上交一颗赤甲军、千骑军、万岁军的人头,朝廷不但可免其罪,还可获得隋朝奖励,人头越多、奖励越重,若能带来主将人头,甚至可以加官进爵。”房玄龄微微一笑,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湿润如玉、风度翩翩的正人君子,但他嘴里却说着不是君子的话来:“然后,我们再给城中隋军将士下令,让他们带头去杀赤甲军、千骑军、万岁军,只要有人开了头,我相信其他人也会纷纷效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