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危险信号(2/2)
最快更新帝国吃相最新章节!
环境,虽然很多人不喜欢甚至是反对太过严苛的律法,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首先想到的还是此事到底违不违法,或者说违法该受到什么惩处等等。
上百年的法术治国带来的影响就是法律精神和法律意识在大秦已经深入民心。
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些律法都摆在那里,无喜无悲,只等你一不小心撞上去,然后就会有人将你依法绳之,砍头剜心剖腹……嗯,太残忍了,一般是车裂油烹刖足等,俱五刑挨着伺候一遍让你知道犯法的下场。
雁门关事件虽然已经落幕,以通武侯的去世为终结,武城侯王离被去职,但那件事的影响却仍旧没有结束。
毕竟李牧是大秦的敌人,许多大秦民众也认为李牧这种敌对将领的寺庙应该全部捣毁才行,这是一种纯粹而狭隘的爱国主义者,说他们喷子也好,说他们键盘侠也好,他们就是认为大秦就是最牛逼的,举世无双天下无敌,而王氏三雄也是大秦最伟大的英雄,无人可以替代,王离不应当受到任何惩罚。
当然也有坚定的法家门徒和许多同情赵地百姓的人要求对王离进行重处,去职不算,还要夺爵。
而这次西军盗卖搪瓷装备相对于雁门关事件来说,性质却要严重的多。
雁门关事件,说穿了还是因为王离个人的原因,个人不够检点导致冲突发生,而后处置不够及时导致事态扩大。
但这次西军倒卖搪瓷装备可以说是一次从上到下集体性的腐败案例,上到李信和江珩这种领军大将,下到普通兵卒都参与其中,倒卖军备达数百万钱,若是这种事始皇帝还不重处的话,只怕以后会酿成更加严重的事端。
因为蒙恬牵扯之中,蒙毅会避嫌,因此作为监察省二把手的冯劫就当仁不让的该站起来表达监察官员的职责,而且也得到了许多官员的支持。
“陛下,昔韩非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明其法禁,察其谋计。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则外无死虏之祸。故存国者,非仁义也。此次西军盗卖搪瓷装备之事,乃是西军上下枉顾军法律令,恣意践踏我大秦军律所致,臣以为还要严惩西军将帅,苛责其众,以儆效尤!”右相冯去疾面无表情的站起来拱手。
如今陈旭不在,三位上卿就是以他为首。
蒙毅因为要避嫌不太可能掺和这件事,因此冯去疾有非常大的机会说服始皇帝将这件事查一个水落石出,该罢官的罢官,该夺爵的夺爵,一定要尽快把这件事安排妥当,不然拖得越久对军心的稳定越不利。
始皇帝高坐龙榻,脸色虽然平静无波,但他偷偷的瞅一眼旁边陈旭的那张空荡荡的巨大太师椅的动作,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忐忑,甚至略微严肃的眼神中还能看到一丝的焦虑和不安。
王翦王贲接连去世,又罢武城侯王离,如若再罢靖武侯蒙毅和狄道侯李信阴山侯江琥,那么他赖以稳定大秦江山社稷的所有武将几乎全都一个不留。
这在始皇帝看来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这种事即便是能拖,但所谓拖得一时拖不得一世,清河侯如今回乡省亲刚刚离开,少说也要三五个月才能回京,事情绝对拖不了这么久,因为陇西军营和驻扎西域的两路大军必然因为此事会军心动摇,若不能及时安抚,恐会酿成巨大祸患。
若西军不稳,则凉国西域必然乱作一团。
西域乱,则中原也会动荡不安,六国贵族必然也会蠢蠢欲动,听闻眼下已经有无数前六国人士聚往东海,而还有消息从瀛洲传来,有前魏国相公孙衍后人公孙北雁者,已经在瀛洲竖起复魏大旗,开朝建衙试图复辟魏国,如若祸患东西交织,则大秦不宁。
始皇帝端坐龙榻心中犹豫不决,而满朝文武还不断有大臣起身请求惩罚蒙恬李信等人,足足十多分钟之后,朝堂之上的声音逐渐消退下去,继而变成一种死寂一般的安静。
“诸位爱卿皆都言之有理,赏功罚过乃法令之所昌也,靖武侯等驭下不严,西军将士盗卖搪瓷装备之事的确已违军法,朕非是不惩,而是两路西军遥隔咸阳数千里,一旦失去主将必然军心不稳,何况诸位爱卿将西军上下将校无一遗漏几乎弹劾完全,如若诏令惩治,西军何治也,凉国和西域乃是我大秦将来图谋西方诸国之通道,切不可有任何闪失和动荡,朕需要时日妥善处置,今日朝议就此作罢,请冯相、冯中丞、蒙大夫随朕去紫宸殿商讨对策,散朝!”
始皇帝站起来,眼神威严的扫过整个大殿之后大袖一摆离开,满朝文武也只能骚眉搭眼儿的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离开朝堂,冯去疾、蒙毅、冯劫三人互相看看之后彼此都脸色严肃的跟着宫人去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