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洛阳府(八)(1/2)

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大哥,新首都也很一般嘛,没传说中那么邪乎。”太阳刚过正午,一群饥肠辘辘的人涌进了神都区北部的某个小村,然后在村口某间食肆内坐了下来,大呼小叫地让店家赶紧上菜。

神都区地域辽阔,是洛阳府辖下六区中最大的一个,不过人口却是最少的,足见其荒芜程度。这个小村又位于神都区北部,更是荒野中的荒野所在。若不是还靠条西班牙时代修建的通往秘鲁的驿路的话,这里的人口可能还要更少一些。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新首都各区之间的发展有多么地不平衡。官气最重的北城区及商业最繁华的南城区就不说了,同样是从无到有发展的玉泉区、洛邑区和明镜区,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文化方面的发展,都要甩神都区一大截。神都区目前所依赖的,除了搬到这里的大型骡马集市和几个正在规划建设的厂子(多为交通装备制造业)以外,就只有那大片的可开发的耕地了。

但耕地这玩意儿,怎么说呢,不是不好,你得看什么地方。搁在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国、印度,那自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让徒弟拥有着累世不愁。可在东岸,区区一千万人,但拥有的耕地面积却丝毫不逊色那两个国家,可见耕地在东岸这里,不能说一文不值,但真的价值不高。君不见,国内大片的荒地都是由国家出面,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搞的机械化大农场么?

本来还有一些私人经营的小农场——这个“小”其实也是相对的,很多面积甚至超过旧大陆大部分贵族的领地大小——但这些年粮价不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对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保护价收购粮食有所疑虑,很是打击了不少私人农场经营者。久而久之,现在还愿意干这一行的是真心少了,除了那些签了五十年、六十年长约的人还在坚持之外,二十年、三十年短约到期的基本都清盘散伙,拿资金搞别的项目去了。如今东岸经济大发展,机会多的是,何必吊死在农业这一棵树上呢?

神都区深处内陆,自然更没什么人过来圈地搞农场了。虽然神都区政府非常渴望,甚至表示租金可以减半征收,营业税等各种税收也有优惠(前五年免除,后五年减半征收),但依然应者寥寥。除了一些寄希望搞好政府关系,打算到东岸发展的外国投资者们愿意投资这个行当之外——你还别说,今年以来就有十多名犹太富商与东岸政府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开始搞农场,为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赞许——本国商人对此是敬而远之的,让人头疼。

所以,当金真男一伙人进入神都区的时候,所见就是一片荒芜,与繁华的东部沿海地区简直是两个世界。

当然他们也不愿意搞农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生意。虽然他们已经不打算继续当“猎人”了,但所想的还是成立贸易公司,将东岸日用品卖到查尔卡斯,将当地丰富的金鸡纳霜贩卖到东岸,这是他们这伙好勇斗狠之徒最擅长的,而不是老老实实挥舞锄头种地。

对了,之前兴仁镇那一档子事,金真男最终还是选择把线索卖给当地政府,而不是自己招募人手去追踪、抓捕印第安人。他们常年游走在灰色地带,自然懂得卖政府一个人情价值有多大。因此,在领了千把块赏金后,大伙分了钱,散去了一部分,金真男则带着十个老弟兄南下,打算到洛阳府注册公司,正式洗白上岸,转营正当生意。

“笨蛋,这里是神都区边缘,当然穷了。刚才走过的那块路碑没注意么?‘洛阳界’三字写得那么大,你眼瞎了不成?”另外一位黑面虬髯大汉嗤笑着说道。

“妈的,胡黑炭你神气啥?老子不识字你又不是不知道,跟我显摆个屁啊。”正拿着根羊排撕咬的汉子不乐意了,目露凶光道。

“不识字就多学习学习。金大哥眼看着要开公司了,咱们都是创业元老,都是股东,今后可不能那么粗鄙。唉,可怜我祖宗十八代都在济南府种地,没出过半个文化人,浪费了老子大好的才华,跟着金大哥学习,才有机会认得一些字。今后只能指望我儿子有出息,读书做官,也让我享几天清福。”

“哈哈!胡黑炭,就你那熊样,还大好才华呢,我呸!你儿子?你媳妇都没有哪来的儿子?净他妈瞎扯淡呢。”

“找个媳妇还不简单?”胡黑炭笑了,从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