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剧变(五)(1/2)
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1687年6月,汉中城外春意盎然,花香四溢。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林间小路漫步,领略着大自然的和美与恩惠,空气中一点紧张的气氛也没有。
汉中的百姓们有理由这么做,因为在南边的四川北部,大清国仍然拥有着一些据点,并派驻了为数不少的军队,几年来一直和顺国方面进行着战争,但规模并不大,烈度也不甚高,似乎双方都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觉。
川北战事的平息自然令汉中府稍稍松了一口气,压在他们头上的沉重负担似乎也有了减轻的希望了。要知道,在川北的那数万军队,每日里的消耗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尤其是现代军队作战,不但要运粮草,还得运火药、弹丸以及更为沉重的大炮——清国因为技术落后的关系,同等威力的火炮一般来说要铸造得更为厚重——这些可都是要沿途征发夫子运输的,尤其是地处战争前线的陕西,更是疲惫不堪。
所以说,这两年战争烈度的降低,当真是给了陕甘人民极为难得的喘息之机了。这样你才能够看到,当春夏之交的时候,汉中府城南郑县外,也会有那么多游人在外面赏玩,这是生活趋于平静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得到休养生息的标志。
当然正在外面游玩的百姓们可能不知道,马上他们的好日子就会结束了。陕西地方经济在得到了两三年的发展后,又会背上沉重的负担,战争负担!
最近一年来,西边肃州、甘州(隶属于甘肃省)、临洮等地寇边的蒙兀儿人、瓦剌人越来越多,造成了很严重的边患。不但当地农牧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就连运输给养的部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袭击,很是损失了部分人员和军需物资,让北京朝廷大为震怒,为此几次下诏申斥,严令陕西总督会同甘肃提督一起商讨,想办法遏制住瓦剌人的嚣张气焰。
秦地百姓,素称敢战,即便乡间少年亦敢持矛上阵,生死之间不会稍退。这种勇烈刚猛的民风,一直是西北边陲得以安宁,同时也一直是中原王朝得以安宁的最重要保证。不过这会在来去如风,装备了比他们好多的火枪大炮的准噶尔蒙古军队面前,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了。他们装备不如人家精良,火器不如人家先进,移动比人家迟缓,唯一的优势就是兵力相对较多,但你抓不住人家也是个没辙啊。除非那些蒙兀儿人、瓦剌人胆子再大点,突然甘肃内地,然后被多方汇集而来的军队围追堵截,如此才有可能痛歼,不然也是没招的。
陕西总督岳乐和甘肃提督王辅臣二人左一商量右一计议,还是没什么好办法,最终只能上奏朝廷,征调内省兵力赴边增援。康熙皇帝部分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先后数次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调兵西行,但总数加起来却只有五万余人的样子,不算很多,只能说堪堪够用罢了。
之所以这么“抠门”,主要还是康熙考虑到蒙古地界上形势有些紧张,可能要爆发大战,因此并不打算将太多的兵力调到西北边陲。他最担心的,还是蒙古世界有变,被噶尔丹这头饿狼给撕咬下一大块肉,那样他这个蒙古世界大汗的脸面将存于何处呢?因此,他决心将最精锐的部队攥在手里,等待局势最危险的时候再投入战斗,尤其是那些西北地区急需的精锐骑兵部队,更是不能轻动,而是集中在燕山前后,随时准备投入蒙古战场。
康熙深信,目前喀尔喀蒙古局势不太稳定,噶尔丹这个嗅觉灵敏的家伙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一定会想办法进军外蒙的,而这正是他极为紧张之事。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札萨克汗和车臣汗虽然与清廷关系密切,每年朝贡请安之事也从未出过差错,但他们漠北蒙古这一支在遇到漠西蒙古的噶尔丹时会怎么想,康熙并不是很确定。
蒙古人就是蒙古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博格德汗毕竟是外人,当年虽然投靠了博格德汗,但那是打不过,林丹汗被撵得像条狗一样,他们有什么办法?康熙怀疑,一旦“我大清”在蒙古王公贵人们眼里显露出颓势,那么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投靠蒙古世界的强者噶尔丹,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因此,对于噶尔丹在蒙古世界的每一次挑衅,康熙都必须怼回去!一定要以硬碰硬,千万不能显露出任何一点软弱的态势,否则蒙古大汗的位置怕是不保!那样的话,他的满蒙二元制帝国的根基也就被彻底瓦解了,今后何以统驭数以千万计的汉人?难不成吸收汉人进入统治阶层掌握实权?那样这个国家还算是满人的国家么?所以控制蒙古诸部以维持帝国二元制的根基,是历代清帝都十分明了的第一要务,所以他们才会对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崛起感到如此紧张甚至慌张,他们是真的承受不起失去蒙古的代价啊!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藏区的雪山大和尚与噶尔丹的关系也很密切,几乎就是穿一条裤子的。这种亲密的关系早在前些年灭亡蒙兀儿人建立的叶尔羌汗国时就显现出来了,并像一条毒蛇般随时噬咬着康熙的心灵,使他大为嫉妒:朕掩有大半个中国,富甲天下,难道还不如一个草原蛮子更为重视,这成何体统!康熙现在担心,以藏传佛教在蒙古世界巨大的影响力,喀尔喀蒙古内部随时可能会有人被喇嘛们说服,进而投靠噶尔丹,这谁也没法保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