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冷冻和麻醉(2/2)

添了个精馏塔,以进一步提取冷凝器混合液中的乙醇和乙醚,提高乙醇转化率和利用率,经济效益还是相当不小的。

刘睿等人设计的这个生产工艺依然较为原始,转化率大约在一半左右,远不如后世,但已经超过自然科学研究院化学所一干领导们的预期了。因此,这次他们对于在北方化工厂内投资添置新的乙醚生产线非常感兴趣,而这当然也脱不开刘睿的大力活动。

此时这条生产线已经调试过一两次了,断断续续生产出了一些纯度不是很高的乙醚(能凑合着用),而今天则是第一次连续生产的日子,全车间上下此时几乎差不多都到齐了,刘睿显然是最后几个抵达这里的人之一。

来到车间的刘睿先是仔细检查了一下设备状态,然后又询问了一下各工位点的负责人——没办法,他们都是从别的车间调过来的——在确认一切都就绪后,他挥了挥手,下令正式开始连续生产。

生产过程一如既往,只不过这次是连续生产,各道工序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没有经过停顿就进入了下一道工序,因此其成品的纯度还是相当高的。当最后一道工序的负责人给刘睿拿来一瓶装在玻璃瓶内的透明液体后,刘睿矜持地笑了笑,然后嘱咐下面人测算成品浓度、计算乙醇的转化率,当然还有就是核算生产成本。

不过这最后一步显然是有限多余了。因为在刘睿等人看来,如今东岸对乙醚的需求还是较为广阔的,大体上还是两个方面,即医用和冷藏。

医用方面主要是指作为麻醉剂。这在外壳手术方面需求非常大,目前东岸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唯一的止疼、麻醉剂大概就是鸦\片了,而这种药物在这种场合下显然也只能起个安慰剂的作用,效果有限。不过乙醚就不同了,它真的能够致人进入昏迷麻醉的状态,而且副作用极小,作用还是相当突出的。

不过如果单论经济效益的话,乙醚最大的应用场合显然不是医用,而是工业用,即作为冷冻机的冷媒。冷藏法在如今的东岸尚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即东岸人习惯将冬天的寒冰储存在密封、隔热良好的地下冰窖内,然后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这被称做自然冷藏法。与自然冷藏法相对的是人工冷藏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一种冷媒(乙醚、氨水等)将一个物体的热量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身上,而依据此原理制造出来的机器就是冷冻机了。

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冷冻机,大概属于1857年的哈里逊式乙醚冷冻机了,当时人们使用这种机器成功地从页岩油中提取了固体石蜡。后来人们又挖掘出了更多的用途,比如冻结地下水以使人能够更好地挖掘煤炭、比如将一船冻肉从澳洲运到伦敦等等。到了后来,人们更是纷纷建立了冷藏工厂、冷藏船等设备,至此,国际间的冻肉(主要是鱼肉和牛羊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澳大利亚,这个英国的殖民地大量向本土出口羊毛和冻肉,大发了一笔横财。

东岸人在乙醚刚出来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这种冷冻机的技术了。原理大家都明白,但怎么设计、生产可就两眼一抹黑了,因此没办法之下只能一切从头开始,自己**研究怎么搞出这玩意。设计生产的任务自然是交给万能的第一机械厂了,这个厂的产品类别可谓是五花八门,此时也不差再多一个冷冻机项目了。

而在经过最近一年多时间的研发后,目前乙醚冷冻机的原型机差不多也已经完成了。这台由一机厂设计生产出来的装备虽然傻大黑粗,但基本功能还算是勉强达到了。相信随着今后市场的极力需求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冷冻机的技术和使用前景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对牲畜较多的新大陆国家而言,这种发明几乎可以称之为跨时代的,因为新大陆明显过剩的牛群在旧大陆可是很抢手的,大牧场主们注定要因为这项技术的突破而大发一笔横财。

不过这些都是远期愿景了。冷冻机的完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此外如何把冷冻机搬到船上——关键的一步——才是技术人员们需要继续努力攻关的地方。在这些解决以前,乙醚在东岸的用途依然只能限于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