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更大的攻势(1/2)

最快更新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

战斗总是毫无征兆的发生,士兵总是毫无心理准备的阵亡。

苏军在第一轮射击中,发射的炮弹和RPG飞弹,数量超过了六十发,命中数量倒是只有一半。究其原因,苏军使用的官方版本RPG,因为不熟悉性能,士兵瞄着目标发射,因和游击共和国自产的版本弹道不同,几乎无一命中,多数在目标前方坠落土里。

好在无后坐力炮打破了RPG的尴尬!

德军的十辆装甲车,一瞬间被击中了八辆,其中有五辆当场冒气浓烟与烈火,其余三辆晃晃悠悠又走了一段,也跟着抛锚。

这一情况令德军营长大为震惊,他居然只有两辆车能继续使用了。

装甲车燃起大火,苏军的攻击可没有停止。无后坐力炮继续补射,机枪也开始喷火。

苏军展现出的强大火力令德军进一步震惊!

“我的上帝啊!这哪里是游击队?他们绝对是正规军。”

营长趴在地上,他不敢贸然抬起脑袋。战局突然变成这样,真是令德军恶心。为何?他们没有早一点发现苏军,直到逼近他们的防线一百余米才遭遇凶猛打击,以至于后撤都要冒着巨大风险。

趴在地上的德军也做出反击,一挺挺MG34施展压制火力,还别说,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

苏军的攻击火力把德军吓了一跳,接下来轮到苏军吃惊了。

RPG武器的技术已经于1941年扩散开,德军意识到这类武器很适合作为中近距离的步兵攻击武器。本来,德军在三十年代就魔改信号枪,使得信号枪能发射超口径的枪榴弹。但性能方面,相当于把一枚M24手榴弹扔到一百米外而已。

实用型的苏军RPG因德军第七装甲师的巨大损失,令德军开始仿制。不过这类武器并没有大规模的装备,基于战争理念,步兵接近坦克进行攻击,是一种极端又少见的情况。要反坦克,那不如多造些PAK40战防炮。

比起德军的50毫米小型迫击炮,RPG的机动性更高,重量轻便。只是前者能打到八百米外,后者就在一百米左右使用。

侦察营中的十五名RPG射手,展开抛射。飞弹以扁平的弹道,落在苏军阵线附近剧烈爆炸,苏军的伤亡发生了。

前线的情报汇报到后方指挥所,拉夫连季大吃一惊。

“什么?德军连RPG都有?我们的伤亡情况如何?”

灰头土脸的通讯兵回应:“我军伤亡很小,德军损失所有装甲车,我军正与敌步兵激战。”

“很好。你们几个回到前线,命令部队节约弹药,不要贸然开火。一旦德军有撤退举动,立刻凶猛射击!”

传令兵沿着交通壕狂奔,他们将命令传达到各个营长耳朵里。因此,苏军的举动瞬间变了。

刚刚还遭遇强大火力压制的德剧,突然发现对面的火力减弱了。

“莫非俄国人的弹药不足了?”德军营长估摸着。

至少苏军火力突然弱下来,作为侦察兵,本次作战算是一次不小的挫折,部队伤亡五十多人,装甲车居然全被击毁了。这是足够令师长震惊的情报,必须马上汇报,部队更要撤下来。

趁着这一击毁,德军的通讯兵紧急向后方正在缓速推进的大部队发去电报,说明了前线了战况。

背着电台的通讯兵猛得窜到营长身边:“营长,是师长的无线电话,他要亲自跟您通话。”

营长接过对讲机和耳机,很显然,师长对侦察营的情况大为不满。营长值得亲自汇报一遍,即便如此依旧令师长不满。

“你部立刻撤下来,你本人亲自给我述职。”师长格努斯说完就结束了通信。

命令是绝对的,营长招来五个传令兵:“你们通知部队,投掷烟雾弹,等烟雾起来后我们撤退!”

于是乎,在苏军的视角上,距离自己不远的地面,突然接连腾起烟雾,又过了一会儿,苏军士兵闻到了一股刺鼻气息。

莫非了德国人用了毒气弹?这一恐怖的念头一闪而过,广大士兵意识到,这是德军的烟雾弹罢了。

本时空的烟雾弹,主要成分几乎都是白磷。白磷作为武器,不太适合野外战斗的作战模式,它燃烧的剧烈烟雾则成了烟雾弹的首选。

德军使用烟雾弹的理由只有一个——撤退。

“兄弟们,德国人要逃了,不能让他们轻松逃走!”一名排长首先命令他的部下发起射击,枪声一响,其余人也跟着开火。

大量子弹向着德军的位置打去,子弹穿过了烟雾,至于能否打到,苏军根本无从辨别。

只有少部分子弹击中了德军,造成的伤亡确实只有个位数。当烟雾完全散去,苏军赫然发现,德军已经跑远了。

一场短促的交火仅仅过了二十分钟,便以德军的撤退落幕。

战场上躺着几十具尸体,还有十辆燃烧冒着黑烟的装甲车残骸。苏军方面牺牲了六个人,另有二十人受伤。整体对比而言,苏军还是取得了首战的优胜,参与此战的是拉夫连季的步兵团,战士们为胜利而高兴。

只是广大士兵稍稍高兴了一阵子,他们又迅速恢复冷静。击退的不过是德军的一支小部队,他们的大军即将杀来,残酷的战斗将在下午发生!

德军撤走了,少量苏军爬出阵地,他们检查一番德军遗留的尸体,惊讶的发现尸体的狗牌全被拿走了。这说明德军定是从容撤退,居然还能在激战中把阵亡者的身份名牌拿走,如果遇到他们的主力,战斗又将如何?

扒拉尸体的士兵们细思极恐,他们拿走枪械和弹药回到阵地,接受战友们的祝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