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扩军!扩军!(2/2)

柳桂丹自从跟着李华宝从顺化一路北上到了广西,仍旧是面色冷漠,但是却是照料的李华宝妥妥当当,几次土知府派遣死士意图对李华宝不利。都被她早早的发现,将死士擒获。

李华宝更是利用这些死士,掀起战事,连续平定了数个土官控制的州府。

正因为有这层关联。听得了大姐的师傅几句呵斥,李华宝非但不以为忤,反而脸上微微有些朱砂之色,“师傅教训的是。”

这一场小小的教训,却是更让黄锡衮惊讶。历来世家子弟不知人间稼穑艰难,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是常见的。但是如李华宝这样,被人训斥了之后还能如此坦然,便是极少见得了。

“其实,黄大人也不必惊讶。广西之所以学童入学读书率如此之高,说穿了一... --

最快更新夺鼎1617最新章节!

穿了一文不值。无非是官家出钱粮,给这些娃娃们提供免费的笔墨纸砚书本课桌,同时给娃娃们供应一顿午饭。教书先生们的束脩也是有官家提供,但是他们必须得按照我们提供得课本教学,如此而已!”

李华宝的话说的云淡风轻。但是在黄锡衮的耳朵里却是惊雷阵阵。能够拿出如此众多的钱粮来供给孩童读书,看来,李家的图谋远大!

在自己的辖区内行走了一圈之后,黄锡衮便彻底的服气了。从朝廷派到广西的三品官员,变成了李华宝的助手,相助他治理广西。

此次,黄锡衮到广州来见李守汉,便是要当面向他奏报,准备将原来由土官控制的田州进行改土归流官吏一体的试点,广西即将成为大明内地官吏一体和改土归流的试点省份。而且田州即将是第一个实施的土州。

得到了这个消息,李守汉很是兴奋,如此一来,广西便将成为他向内陆地区进展的一个牢固后方。那田州是什么地方?后来的名字可是百色!位于右江上游。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东与南宁紧连,南与南粤军的老地盘红河平原接壤。这一地区控制住了,原本驻扎在红河平原上负责边防事务的部队便可以抽调出来派上别的用场,同时。南粤军的影响还可以向毗邻的滇、黔两省进行辐射。

“田州改土归流,官吏一体后,我军可以抽调出至少一旅之师来,原本的死兵变成了活兵!”

对于黄锡衮带来的这个好消息,正在为机动兵力不足而发愁的李守汉顿时看到了一线光明。但是,区区一个旅兵力,同南粤军的漫长战线和广大地盘相比,绝对是杯水车薪。若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进行扩建军队。

眼下南粤军各镇分别部署于河静、顺化、柴棍、九龙江、大城、吕宋、湄南河和山东等地,相当于两镇兵马的水师陆营也是分别隶属于几个舰队建制之内。另有一部马队营在耽罗岛地面上养马编练,人数规模不到一个旅。

虽然根据驻地的情形不同,而武器配备编制有所差异,但是大体上都是一样的。

李守汉采取了一种同眼下各处军马编制都不太一样的编制。

以镇为基本战略单位,同时也与内地官军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镇下辖两旅,同时,镇统制官直辖有炮队一标,内有火箭一营,火炮两营,火炮种类视驻地情形而定,从八磅炮到十二磅炮不等。骑兵两营,负责镇本级的护卫、通信、突击等任务,编制内大约有三四百匹战马,另有兽医、木匠、铁匠等员,为的是制作马鞍,打制蹄铁,治疗马匹疾病。除此之外,按照南粤军的传统,镇统制官手中掌握着近卫一标,作为最精锐最核心的力量,同时,也是作为全镇的预备队。一旦近卫部队投入战斗了,就说明战斗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了。

另有辎重队一标,负责全镇的辎重给养弹药粮草运输,编制有近千匹骡马,独轮车和大车等车辆。有的部队因驻地水网纵横。还有运输船只编制。工程队一标,负责行军途中道路桥梁的整修,营垒修筑,阵地开设等项任务。同时,工程队和辎重队还负担着战时看守辎重,守卫老营,侧翼及次要方向警戒的任务,并且为各部队提供战损兵员的补充。换句话说,近卫部队是战略、战役预备队,工程队和辎重队便是全镇的战术预备队,要为全镇提供补充缺额的兵员。

旅辖两团,旅长同样有着同镇一级相同的直属队伍,只不过编制规模有所不同罢了。各团的团长们,手下便是一律编制四个营的兵马,另有编制六磅炮的炮队一哨,火箭一哨,六十匹战马的骑兵通信队一哨。近卫一哨,辎重队一哨。

步兵每团四营,每营四哨;每哨四队,每队四甲;每甲编制甲长、从甲长各一名,士兵十二名,共计十四人。炮兵一标,每标三营,每营四哨;工程队一标,每营四哨;辎重兵一标,每营四哨。工程与辎重两部。每哨编制五队,每队五甲,每甲二十人;骑兵则是每哨两队,每队二甲;因为辎重队与工程队需要大量兵员。故而编制较大,而骑兵因为战马不易培养,故而编制较小,且每甲也只有兵员十二名。

这样的编制,是李守汉从袁大总统编练小站新军时期的编制当中偷师而来,可以说。每一个建制单位都有承担一个独立作战方向的能力。从多次对外扩张的战事当中都得到了检验,证明了他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当然,这也要看战场规模的大小了。

“主公如欲扩军以尽忠王事,属下当效犬马之劳!”黄锡衮和许多的文人出身官员一样,对于李家明里暗里有意无意做的那些事情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但是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认为李国公不过是为了勤于王事而有些不以规矩出牌罢了!

何况,比较起左良玉、贺人龙等骄兵悍将来,咱们的李国公可以被视为此时的明朝带兵将领的楷模了!不但上阵杀敌英勇无畏,动辄便是斩杀奴贼数以千计,杀得奴贼个个心惊肉跳不说,而且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公买公卖,断无骚扰州县,劫掠地方之事。

而且,你见过哪个带甲数十万,据地数万里的臣子,能够像李国公这样的恭顺,忠诚?每年以数百万钱粮供奉皇帝内库,将每年可以收取税银以百万计的几处海关拱手献与朝廷,这样的臣子,你就是想说他是王莽、曹孟德,只怕也找不到理由开不了口。

而且,根据黄锡衮对李国公老窝南中地面的了解,那里的百姓,此处指的百姓是指拥有华夏户籍的内地移民,或是宣誓归化的土人,达到能够讲说官话,至少认识得数百字,能够简单算账目的程度之后才能宣誓归化,另有一些便是那些在各种战事之中被捕获的官奴,因为勤劳工作,从尸骨如山的工场矿山之中挣扎出来性命,工作期满五年,而获得颁赏,成为了南中百姓。这些人家中男人,从成为丁壮的那一天起,就有接受军事训练的义务,同时,家中可以备用供自用的甲胄,个人自卫的刀枪火铳等物。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太祖皇帝在世时所创建的军户制度的重新辉煌,却不知道,这种体制一旦动员起来的可怕。

17世纪的著名的古二爷所统领的瑞典军队就是建立在全国征兵的基础上,全国每十个农民就有一个去服兵役,这些人组成各省的地方部队,每个地方部队轮流向军队提供三个野战团,每个野战团被分为较小、被称作中队的单位。一个标准中队有216名长矛手和288名滑膛枪手,一个中队中的长矛手又被划分为12个小队每个小队18人;滑膛枪兵也被分为12个小队,每个小队24人,其中四个滑膛枪小队通常用于支援瑞典骑兵或单独执行任务在战场上通常3、4个中队组成旅,每个旅配备12门3磅炮。

古二爷的军队如何动员,如何产生,黄锡衮们不知道,他们也不会对异域万里之外的番邦国度有什么看法,他们只知道,如果国公爷有想法的话,一声号令传递下去,以南粤军那如臂使指,纵贯而下的行政体系,估计旦夕之间召集百万大军不过是一句轻而易举的闲话而已!

何况,黄锡衮可是同两广布政使姜一泓大人有过书信往来的,从他的笔下描述当中,黄大人对那些令人激动人心的场面犹自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