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给热播剧推波助澜(1/2)

最快更新夺鼎1617最新章节!

自从洪承畴中伏,广宁失守,辽东明军近十万人马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野上下就关心着洪承畴的下落,一时间传言四起说法不一。↖有的说他在中伏时率领亲兵拼死力战试图突围,结果死于乱军之中。有的说他率领曹变歧和王廷臣、白广恩诸将血战到底,身被数创,仍然督战不止,左右死伤殆尽,他正要自尽,敌人拥到,不幸被俘,以后生死不明。

过了几天,又有新消息传到北京,说邱民仰、曹变蛟、白广恩、王廷臣唐通等人都死于乱军之中,其余监军道员十余人、大小将领数百人,有的战死,有的被俘后遭到杀害,而洪承畴被俘后一看见奴酋洪太就骂不绝口,但求速死,已经被解往沈阳。

朝廷大佬们除了命宁远总兵吴三桂“务将洪承畴到沈阳就义实情,探明驰奏”,同时崇祯也叫王德化等人密谕在山海关、宁远等地监督粮饷的太监们务必要打听清楚,洪承畴是否果真不屈,已经就义。

过了七八天,从宁远总兵吴三桂那里和太监们的奏报相继来到,而洪承畴在北京的公馆中得到的消息更快。首先是洪承畴督标中军中的一名亲兵,被俘后从沈阳逃了回来,说他临逃出沈阳时确实在汉人居民中哄传洪承畴绝食身死,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而太监们和吴三桂等人的密奏,也是证明了这个说法,说据闻洪承畴确实自缢未遂,继以绝食,死在了沈阳。

这些军报送到了王德化、王承恩的面前,轻飘飘的几张纸却让二位王公公如同面对万斤巨石一般。前些日子,就在广宁战事正在胶着之际。议和被朝野上下一片口诛笔伐时,崇祯同学的儿子之一,不幸夭折。

国事和家事双重打击都落到崇祯头上,这么大的压力,会让这个命运实在不济的皇帝究竟如何,两位王公公实在不敢去想。但是。若是因为这个贻误了军国大事,少不得又会被言官们指责权阉误国。

“大伴,有何事便只管奏来。”倒是崇祯有些破罐破摔的看开了。如今局势已经如此了,还能坏到哪里去?

听得了从宁远送来的最新军报,崇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叹了几口气之后,随即命传谕内阁首辅周延儒进来。近来因为对李自成和辽东反贼们作战连连失败,他已经再次动了更换内阁的心思,只是遍观朝臣。却都是一群只会摇唇鼓舌的货,嘴头上的功夫能够让百万雄师顷刻间灰飞烟灭,但是实际的办事能力也是可以让百万雄师灰飞烟灭,不过是自家的。办事能力甚至没有一个比得上已经被斩首的陈新甲!但是,眼下初逢大败,又不能再在朝中掀起波澜,所以他的不满意并没有表露出来。等周延儒进来行过一跪三叩头礼以后,他望着跪在地上低头等待问话的内阁首辅问道:“洪承畴为国尽节的事。卿可有别的消息?”

原本内阁首辅见皇帝,是可以有个座位的。但是,如今这点待遇也被崇祯给撤销了。不过,此时周延儒却也不敢争竞此事。只管低头回答说:“内阁也并无新的塘报。洪宅家人陈应安昨日曾到臣部见臣,说洪承畴确已慷慨尽节,言之确凿,看来颇似可信。”

崇祯说:“朕也见到陈应安等奏本。所以将卿叫进宫来商量。既然洪承畴为国尽节,实为难得的忠烈之臣,朝廷应予褒荣,恤典从优。卿可知道洪承畴在京城有何亲人?他的儿子现在何处?”

周延儒说:“洪承畴长子原在京城,一个月前因事离京。昨天据陈应安等对臣面禀。彼已星夜赶回,大约一二日内即可来到。洪家在京城如何发丧成服,如何祭奠,如何受吊,都已准备就绪,只等洪承畴的长子回京主持。”

“除了洪承畴之外,辽东之战各部殉国之官员将佐,抚恤封典之事,内阁也要好好的操办起来才是。切勿使得忠臣良将恸哭于九泉之下!”

“臣回去之后便令礼部火速操持起来。断然不会令死者寒心,生者齿冷便是。”

“卿回去之后,可令人拟一道密旨,与宁远伯父子、左平贼、京营及各处带兵将领,朕要他们在圣旨到日,十日之内务必打一个胜仗!以此来提振朝纲,刷新军心士气!”

几天以后,礼部关于洪承畴和阵亡殉国将士的各项褒忠荣典已经题奏皇帝,杨国柱、马科、白广恩、王廷臣等殉国总兵一律追赠太子太傅,谥以美号,大抵都是忠烈、忠壮、忠武之类,赐祭葬,于家乡和立功省份、殉国之处建祠奉祀。诰封妻室一品夫人,荫一子为锦衣卫指挥使世职。吴标这个崇祯一心想要打造成自己手中一把利刃的神机营将领,则是追赠骠骑将军,封昭烈男,赐祭葬,有司于家乡及立功省份、殉国处建祠,加世职三级,荫一子世锦衣千户。

至于说洪承畴洪督师的殉国后的这些荣典事项,更是荣耀异常、包括赐谥号文忠,赠太子太保,赐祭九坛,在京城和洪承畴的福建家乡、陕西等地建立词堂。礼部与工部会商之后,合奏皇帝,京城的洪承畴祠堂便要建立在正阳门月城中的东边。

明朝最崇奉关羽,敕封协天大帝,全国到处有关帝庙,建在正阳门月城中的西边的关帝庙在京城十分有名。如今奉旨在月城中的东边建一“昭忠祠”,分明有以洪氏配关羽的意思。

工部的郎中们又有了这样的发财好机会,将工料银子领出来之后,照例先收起两三成作为常例银子,之后召集木厂、营造商来奉旨火速赶办。祭棚搭在朝阳门外、东岳庙附近,大路北半里远的一片空地上,坐北朝南。面对东关大路,贫民房舍拆除许多,很是宽大。临大路用松柏枝和素纸花扎一牌坊,中间悬一黄绸横幅。上书“钦赐奠祭”。牌坊有三道门,中门是御道,备皇帝亲来致祭,一律用黄沙铺地。从牌坊直到一箭之外的祭棚,路两旁树着许多杆子,挂着两行白绸长幡和中央各衙门送的挽联。路两旁三丈外搭了四座白布棚。每边两座,三座供礼部主祭官员及各衙门陪祭官员临时休息之用,一座供洪氏家人住宿休息。还有奏乐人们的小布棚,设在祭棚前边,左右相对。其余执事人员,另有较小布棚两座,都在祭棚之后。祭棚门上悬一黄缎匾额,四边镶着白缎,上有崇祯御笔亲题四个大字:“忠魂不朽”。祭棚内就是灵堂。布置得十分肃穆庄严。灵堂内正中靠后设一素白六扇屏风,屏风前设有长几,白缎素花围幛,上放洪承畴的灵牌,恭楷写着“故大明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太子太保、赐谥忠烈、洪公之灵位”。前边,左右放着一对高大的锡烛台,中间是一个白钢香炉。紧挨灵几,是一张挂有白围幛的供桌。灵堂四壁。挂着挽幛、挽联。灵堂门外和松柏枝牌坊的门两旁都有对联,全是写在白绸子和细白葛布上。所有对联和挽联。都是称颂洪督师和将士们忠君爱国,壮烈捐躯。

京城毕竟是文人荟萃的地方,遇到皇帝为殉国大臣赐祭的难得机会,各大小衙门,各洪承畴生前故旧,以及并无一面之缘的朝中同僚。有名缙绅,都送挽联,自己不会作挽联的就请别人代作,各逞才思,各显书法。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或是专悼念一人,或是祭奠全体阵亡将士,总之,各自都是挖空了心思要展示一番自家的文笔和才华。且看那牌坊中门的一副楹联,虽然不算工稳,却写出了当时的朝野心情:

十载汗马,半载孤城,慷慨忠王事,老臣命绝丹心在;

千里归魂,万里悲风,挥涕悼元老,圣主恩深恤典隆。

洪承畴的灵棚两侧,摆放着辽东战事之中殉国的各位文武官员的灵位,依照着品级、功绩,各有供桌,以香花供果祭祀。照着文东武西的格局,东侧以邱民仰为首,文官知府以上者,西侧以杨国柱为首、吴标次之,所有武将参将以上者皆有祭祀。

从朝阳门出城向东,连绵数里都是祭祀的车马轿子,整个街道都被各种巨大的挽幛挽联所渲染成了一片白色。

“大掌柜,照您的吩咐,号里的伙计们,已经和礼部的先生们说好了,每天给吴标的供桌换三次鲜花供果,灯油蜡烛也是给足了。”

“主公吩咐了,吴标虽然反水,但是那些兄弟之间闹了生分,他殉国辽东,也是死得其所,咱们南粤军上下,务必要让他死有哀荣,身后之事办得风光无比!”隆盛行京师分号的大掌柜林文丙,手中捏着一份伙计们抄来的祭奠洪承畴和阵亡将士的文字,若有所思。

隆盛行的店铺,恰好便是面对着洪督师等人的灵棚,每日里川流不息的文武官员、军民百姓们,不管是来祭拜洪督师和杨国柱、邱民仰、吴标等人的,还是来围观看热闹的,都要从隆盛行门前经过。很会做生意、搏好感的隆盛行几位大掌柜,索性命人在店铺门前支起了摊子,只要来祭拜的,每人送哭灵手帕一块,另外,送茶水,送汤药,以备那些哭得过于... --

最快更新夺鼎1617最新章节!

得过于伤心,嗓子嘶哑,或是情绪激动哭得昏厥过去的人不时之需。

投桃报李,路过的文武官员、太监勋贵们,少不得顶着一双红肿的眼睛到隆盛行门前夸奖一句,“急公好义,有古之君子之风。”有那面子足、身份尊贵的,更是到店铺内稍作盘桓,享受一下隆盛行奉上的各色香茶细点,精细果子,时新水果。

当然,这些都是面子上的事情,如今洪督师死了,辽东军马垮了。朝中但凡有个眼睛的人都看得出,如今只有宁远伯一人可以支撑危局了,隆盛行是谁家的买卖,这些人都清楚的很,此时不拉拉关系,更待何时?

因为就在自己店铺门口,隆盛行的管事们很容易的便将皇帝崇祯写给洪承畴的祭文抄录到手,连同京师之中各部动态,以及十几个大臣向李守汉表示忠心的密函,一并派人快马送到天津,面呈李守汉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