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1/2)
最快更新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越是安定和繁荣的社会,越是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理念,因为越是繁荣的社会,物资就越是丰富,而获得这些物资的方式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金钱购买,在手里有钱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尽情的购买自己需要的物资,而若是手里没钱,那就什么都买不到了,就难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此一来,人们自然更加的追捧金钱,因为拥有金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物质财富,可以尽情的购买自己需要的物资,可以让自己过上更优渥的生活。
若是没钱的话,别说拥有生活所需的大量物资了,就算是出去玩都没钱买车票,只能憋屈的待在自己的家中,生活会颇为不如意,就算是有情饮水饱,那也是有时限的,当激情消退了之后,很多现实的问题都会一个个的冒出来,让人不得不追求金钱,只有拥有了金钱,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
而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金钱就相对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有钱也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物资,大家都在地里刨食,自己种的粮食自己食用,多余的卖掉一些够换盐油农具和衣服就可以了,其余的金银首饰也不是农民能够考虑的,没有这些金银首饰也能活的好好的,这些都不是刚需,自然没有人太在意。
可到了物资富裕的年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除了油盐衣服之外,还有很多的刚需物资,比如随着活动范围的增加,需要代步的车辆,工作离家太远,需要租房,交际的升级导致请客吃饭成了家常便饭,否则很容易被别人所孤立,还有下一代的教育,需要学区房这种硬性指标,这些都需要用金钱来负担。
甚至,培养一个孩子的负担,比之前的时代培养几十上百个都要多,之前的古代孩童,只需要给口饭吃就行了,养十个八个也不是事儿,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而在物资丰富的时代,光给口饭吃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教育等各个方面投入巨大的金钱资源才行,所以,养一个都累的够呛,就更别提养几个了。
大唐这个时代,原本是一个物资并不足够发达的时代,大部分的大唐老百姓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的繁衍生息,延续着自己的血脉,他们没有太高的需求,也不是很在意金钱的多寡。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了,随着李安不顾一切的推行工业化,大唐的物资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各个城池的规模也在迅速的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老百姓的心思也在跟着变化了起来,尽管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变化了,但至少靠近城池附近的这些老百姓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变得更加喜欢金钱,变得没有之前安分了,他们看着身边的人去城池打工,日子过的更红火了,更有钱了,于是,便也跟着学,也选择去城池里做工,从而改变自己的贫穷面貌。
若是人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善生活,倒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关键就是机会和报酬都是不均等的,有的人混得好,而有的人混的不好,就算同样是做最底层的工作,也有一些能够获得不菲的报酬,而还有一些不但得不到报酬,甚至还倒欠掌柜很多钱,总之,里面有太多的不平等之事了。
比如去做洗碗工,有些遇到好人的,可以按时拿到报酬,可也有一些遇人不淑,砸坏一个碗赔偿一个月报酬,甚至还要多一些,如此,很有可能会出现干了一个月不但没挣钱,还倒欠掌柜一大笔钱。
要说大唐也是有王法的地方,遇到不平的事情,是可以报官的,可在有些地方,当官的根本就不会管这些小事儿,甚至故意偏袒有钱人,只要给足了贿赂,没理也变成有理了,这让很多百姓是苦不堪言。
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还欠下一屁股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而这样的事情,在大唐的各个地方都有所出现,好多没有良心的黑心商人,都会以各种理由克扣干活工匠的报酬,甚至故意拖着不给,简直毫无良心可言。
对于这种社会丑恶现象,李安自然是极为愤怒的,不过,这也是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了,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导致的,追根溯源,还是朝廷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的,所以说,推进社会文明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
若是任由这种不法的事情泛滥下去,必然会动摇大唐帝国的统治基础,当老百姓大批量的开始对生活不满的时候,也就是朝廷危机严重的时候,为了避免发生可怕的危机,必须尽快解决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事情,必须要格外重视这些可能会影响到大唐帝国延续的大事。
经济的繁荣并不能代表一个帝国的强大,晚清的经济实力是最高的,甚至超过诸列强之和,但在面对列强的时候,却是那样的不堪一击,简直是太弱了,都不够一个列强揍的,这是由于科技不够发达导致的,而一个经济发达,科技同样发达的国家,也同样会存在很严重的危机,那就是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当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社会都会陷入可怕的混乱之中,各种犯罪行为都会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从而有可能动摇一个帝国的根本。
李安的主要任务是研发高科技,管理国家自然有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负责,但这并不妨碍李安关心国事,对于整个大唐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情况,李安都想知道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并不会削弱李安在科研方面的研究,毕竟,科研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的,是急不得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是着急就越是有可能毫无作为,对于这一点,李安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李安从来就不着急,每一个研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进行的,反正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慢慢研究就是了。
刚才工匠们谈论夏州王刺史的事情,李安是听到了的,他正巧经过那个地方,只是这些工匠在屋子里,并没有看到李安,就连呵斥这些工匠的小吏也没发现,但李安就是路过,也不会过问这些小事,为了不让这些工匠有心理负担,李安悄悄的从他们看不见的位置走过,去了下一个车间。
万里传音计划是大唐朝廷最为关注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对于大唐帝国意味着什么,任何人都非常清楚,所以,从皇帝到大臣,所有的人都对这个计划格外的重视,都在全力关注这个研究的进度,甚至时不时的跑到研发中心来看看情况,询问一下研究的进展。
最快更新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虽然对于很多大臣来讲,自己只不过一两个月才来关心一次,频率也不是很高,但朝廷有那么多的大臣,今天你来关心一下,明天他再来关心一下,如此一来,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前来关心,倒是让负责接待的小吏忙的脚不沾地。
作为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李安是看情况接待,若是每来一个官员都亲自接待,那李安还不被累死,这样也会干扰自己研究的,只有最高的大官和关系好一些的,李安才会过去陪同,回答一些进度方面的问题。
“李侍郎,右相来了。”
李安刚在几个车间转一圈回来,就听到有人到访的消息。
“右相?不是刚死么。”
李安疑惑的问道,他去北边一个多月,对于官场的事情并没有过分的关注,所以,并不清楚大唐出了一个新的右相。
小吏吓了一跳,开口说道:“李侍郎,刚过世的是李右相,现在是杨右相。”
“杨国忠,他最终还是当上右相了。”
李安开口说道。
朝廷姓杨的大官,除了国忠这货也没有别人了,所以不用猜就能知道就是他了。
“韦见素呢?他也升官了吗?”
李安开口问道。
小吏回答道:“是的,李侍郎,韦相公现在是左相了。”
“哦,原来的左相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