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典一(2/2)
“奏乐!”
礼官刚刚喊完,朱常渊就听见“咚,咚,咚!”几声粗狂的鼓声,然后两侧的乐声突然响起,庄严而又肃穆,同时不失欢快的气氛。
两边奏的自然就是帝王登基专用的丹陛大乐!
丹陛,原本指的就是红色的台阶,也就是宫廷前面的台阶,除了皇帝皇后和太后之外,这种台阶一般人是不许走的。后来丹陛专指皇帝和朝廷。
而丹陛大乐,是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才能演奏的乐曲,也为皇家所独有!
礼官在一旁跟在皇帝的后方,可他不能走红色的丹陛,只能在旁边的道路上走。
等朱常渊上了台阶之后,即将要进门时,礼官又高声喊道:“平身!”
然后,后面的大臣百官一个个从地上站起来,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丹陛的两旁往上走。
“吱呀!”
皇极殿的正门被两个小太监用力的推开,而后,朱常渊一个人从正门中穿过。毓敏和陈圆圆则由两宫女引领,从正门两侧的侧门穿过。
古代礼仪要求极其严格,皇极殿是祭祀祖先天地和各种大的典礼的场所,即便是天子,平时也只能走偏门,只有想在这种宏大的登基仪式的时候,才能从正门穿过。
若是有皇后,自然也可以过,不过现在朱常渊的皇后尚未册立,陈圆圆和毓敏自然只能走偏殿。
等朱常渊走到御阶之下的时候,礼官再次高喊:“皇帝继位,百官入殿!”
朱常渊才从御阶上一步步走到御座上,然后转过身子就站在御座前没有坐下,陈圆圆和毓敏则是坐在御座后面屏风之后,遮掩身形。
朱常渊停住身子站立着,百官陆续进入大殿中。
然后,内阁众人薛国观、张四知、魏藻德,陈演等上前,从御道的一旁上去,用手扶着朱常渊,将他缓缓的推在皇帝宝座之上。
这是登基大礼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意味着皇帝之位不是自己随便就坐上的,而是经过百官认可以后,被百官推在上面的。
“衮服玉藻!”礼官看朱常渊坐稳,赶紧高喊。
然后从御阶之下趋步过来两个手持衣服冠冕的人,缓缓上台阶。他们上御阶的时候不是一步一阶,而是左脚跨到御阶之上,右脚跟上两脚并齐,然后再伸出右脚上,然后再并齐。一步一并齐,乃是服侍君王的礼节。
两位侍者将衮服玉藻放在台案上,然后退下。
几个内阁大臣拿起衮龙袍要给朱常渊穿上,却被朱常渊一把抢过来,自己亲自穿戴上身,然后拿起冠冕,轻轻的带在头上。
又穿上彩靴!
真是坑爹!
朱常渊将帽子带在头上的一刹那,感觉头都快要被压倒了,本来皇帝的典礼帽子要用金线织成,可他准备登基的时间太短,没有办法用金线织就而朱常渊又不愿意用人家的旧货,只能临时在内务府拿了个纯金的皇冠。
《礼记》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也就是说天子的帽子上,有十二道前后邃延的彩线穿着的旒珠,从冕板上延伸过去,前后下垂。
但是明朝的时候,天子的帽子不像汉唐的时候那样,而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省略了冕板,直接在金弁上出十二道缝,在缝口绣上十二道彩色旒珠。
这样既美观大方,戴着也舒服。
所以,朱常渊的皇冠就是这种没有冕板的,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帽子不是丝质的,而是纯金打造的。怎么看怎么有点土豪的意思!
而且,戴着非常不舒服。
尼玛,回头把礼部负责弄皇冠的那货给革职,这尼玛大殿弄着玩呢?
朱常渊心中愤愤不平的时候,礼官再一次开口喊道:“排班!”
上面几位内阁大臣赶紧下去,进入诸臣的队列!
等内阁大臣准备好,礼官又高喊:“拜,奏乐!平身!”
至此,乐曲停住,大臣们再次直立这看向朱常渊。
礼官高喊:“搢笏!”
内阁几人再次出列,一路急急忙忙的上了御阶,来到朱常渊的面前将笏板装模作样的插到腰间,而后,引领百官再次跪拜。
这个时候,下面的侍者捧着一个四方的盒子从御阶上并脚而上,将手中的盒子交给阁臣。阁臣再接到盒子之后,恭敬的捧到朱常渊跟前,跪地道:“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