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久别之聚(1/2)
最快更新三国小兵之霸途最新章节!
“议会阁,定策、商议大事,确定今后的发展方针,计划好我们今后需要发展的方向,预计要达到的目标。”刘易道:“赵子龙、太史子义、甘宁,还有田丰、荀谌等人,都可以列入议会阁的成员。”
“那……别的朝官呢?”贾诩插话道。
“别急,听我说完。”刘易挥手道:“拿这次,我们要攻伐董卓的事来说吧。如果议会阁已经成立了后,你们就可以不用我也在场的时候,就可以自行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制定如何出兵攻伐董卓的事宜。把攻伐董卓的事,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考虑到攻伐董卓的过程当中,会否对我们的发展有什么的影响,有影响又如何消除。如果有适合的时机,你们可以不用得到我的同意,都可以抓住时机,对董卓自行用兵。”
“至于别的朝廷官员,官职不变,不过,或有小小的调整,要再详细划分他们的就职部门,调整分工。把一些可细分的事,都划归为单独的一个部门,然后,又各自归三公九卿监管。其实,现在大家都可以按照某所说的方向去考虑去准备了。”刘易举个例子道:“比如,贾诩大人的司徒部门,原来是管着民政及财政等等的。细分之后,那么就可以分为统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农业部门、工商部门、监察部门等等,记住了,这些部门,互不统属,只向你这个司徒大人负责,部门主官,地位仅在三公九卿之下。一个部门,可设正副若干个官员,出现了问题,追究正副官员的责任,监察部门,要及时的监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好或坏的情况都要及时直接报告司徒。”
“统计部门、财政部门……”
在场的朝官听了后,纷纷的交头接耳,议论着刘易的这种改制,商议着其中的利弊。
“几位先生。你们觉得如何?”刘易与就近的几个军师道。
“不错!”戏志才道:“如此一来,更加容易管治一个朝廷了,而且,也可以人尽其才,有些人,不懂军事,却擅长内政。而擅长内政的人,有些却精于计算,而有细则精于理财,如此细分开来,便可以让他们各尽本职,各展所长。而且,也便于监管统管。”
“那是,我建议。将来,县镇以上,都要设立以上所说的分管部门。一级一级向上汇报他们当地的情况。这样一来,上至君王大臣,下至百姓农夫,都可以在这个体制的监管之下,人人遵守我们制定的法纪生活,当然,除了这些这外,还会有军部、警卫部,边防部等等这些军队方面的部门。军队,也可以各施其职。各尽各的责任。”刘易笑了笑道:“当然了,这只是我粗略的建议,详细实行的,还得要我们大家一起来详细议定。”
“我看,主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未来的建制。我看就按主公所说的这样实行。嘿,我这个一身多职的财政大臣,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贾诩似松了一口气的道。
“哈,别松气,以后,你们的肩上的责任会更重。军队要发展、百姓要管治,你们要制定大的方针,发展方向让下面的官员去执行,不能有错。所以,以后振兴大汉的重任,就交托给你们了。”刘易见状,不由一乐。
“什么?主公,你打算组建这个什么的议会阁,就准备把事情都抛给我们?那你自己呢?”几个军师都侧目的看着刘易,心里感到有点不妙。
“我?我才疏学浅,大事自然由你们商议决定了。我只作为最后拍板定论不就行了?”刘易本想说我家里几十个妻儿,将来哪有时间来与你们商议那些琐碎的事?不过,这些话却不适合说出来。
“想得美,以后,无论大小事宜,主公你得要到场主持,一起商议制定,要不然,我们没有主心骨,如何议事?”荀彧一本正经的道。
“呃,那是,我当然会在场,不过,你们得要多多承担起责任才对,振兴大汉啊,义不容辞,你们说对不?”刘易知道想偷懒恐怕不容易,只好先安他们的心。
“主公,那么,我们现在还是说目前的事吧。讨伐董卓的事……”
“嗯,这个,我已经把要做的事告诉你们了,你们自己先行商议吧,我看,众官都在议着我所说的议会阁的事,现在不适合再议这事了。不过,还是先议一下这议会阁的细节。把一些能够快速调整好的部门先调整好再说,讨伐董卓的事,虽然也一样紧迫,但也不争在这一天半天了。”刘易道:“你们几个,先把董卓的情况总结一下,明天……不,后天,我们再在朝堂上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吧。不过,记得先写信给刘表,并让甘宁开始运送攻城器械来吧。”
刘易得要一两天时间来安抚自己的女人,他们亦要时间来商议,所以,便把时间定在后天。
几大军师一听,不由瞠目结舌,这议会阁都还没有正式的成立,这丫的,居然就想撇手不管,把事儿都丢给他们去想了。
这新汉朝的文武百官,其实有不少还是原来汉廷的官员,不过,他们都是一些小官员,又或是以前朝官的从属,他们以前官职小,入不了董卓的法眼,所以,才没有被胁从一起迁到长安去。不,不是没有胁迫他们,而是刘易突然杀到洛阳,董卓仅只是给他们下达迁徙的命令,却没能来得及派人把他们押走。所以,他们便被滞留在京城。
刘易命戏志才等人引贴的招贤令,把他们又吸引了出来。不过,能够当上朝官的,都是要经过审核的,要真正有才干,又不是犯过不可饶恕的罪过的人,才会被选为朝官,再根据他们的才能,任命他们负责某种工作的官员。
除了原来汉廷的官员,还有一些洛阳当地的名士,他们也看到了招贤令,碰着试一试的心态。不少真的才华的人,都被选中任命。另外,还有一小部份人是提拨起来的,随郭嘉、陈挖来的几个文人。经过考察,亦是一些饱学之士,亦被重用。
还不得不说,招贤令还真的非常管用,现在的新汉朝的百官,交不是凑官职的,而是每一人。都有其一定的才学,素质又或人品,都要比原来的那个汉朝高行多,百官工作的热情及态度,不是原来那个朝廷的官员可以比较得了的。
原来的朝廷官员,大多都是一些本身并无什么的才学,却又自私自利,当官只为谋私的家伙。但原来的新朝官员。刘易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一种认真的态度,知道其中绝大部份的官员。都是相对较为正直的人。相信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出现什么的**现象。
现在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俸禄制度,但要过两年,看看发展情况才能实行,国库还没有充实,不可能这么快便按照俸禄制度实行的。别说了再过两年了,如果随着地盘的扩张,要从国库调用钱粮去发展安顿所占地区的百姓,国库还是没法实行新的俸禄制度的。当然,暂时不可能按照俸禄制度实行。但是,还是有俸禄给朝中官员的,只是不多罢了,仅够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所需罢了。若国库充实,贾诩也不会为百官的一件官服而抠门了。
刘易一回到洛阳,便宴请百官。提出议会阁,建议改制朝官的职能部门,让百官都感受到刘易的急公好义的本性。宴请他们,并不是纯粹的拉拢收卖,而是借此与众人议事。
不过,不管如何,刘易此举,都让他们感到刘易这人好相处,为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架子,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一种拒人千里的冷淡,相反,觉得刘易很和善亲近,这样的一个主公,值得他们追随。
&n... --
最快更新三国小兵之霸途最新章节!
nbsp; 酒过三巡,百官带着议题离开,准备着今后的工作调整,完善新朝对大汉的统治制度。
至于那些对军事感兴趣又或精通军事的官员,在经得四大军师的点头同意之后,移步附近的一处院落,沏夜商议攻伐董卓的详细事宜,盘衡攻伐董卓的得失,考虑攻伐董卓可能会牵涉到的一些影响。
这些事,刘易先不去多问了,过两天自然会与他们一起再议。
百官都知道刘易刚回洛阳,虽然与妻儿倾诉别情,所以,并没有劝酒,使得刘易并没有喝醉。呵呵,上百个官员,真要喝酒的话,还真的可以把刘易灌醉,当然,刘易也不可能真的喝得了那么多。
送走百官,刘易回到后院,才一踏入门口,原来厅内莺莺燕燕的,随着刘易的踏入,厅内的众女却一下子都住了口,齐都扭头静静的看着刘易,人人美眸含情,都身子动了一下,想扑进刘易的怀中寻求安抚。
不过,可能是想到人太多的问题,刘易的怀抱就只有一个,她们都仅只是齐齐的动了一下身子,或坐或站的,都没有真的扑过来。又或者,她们互相都留意到姐妹们有扑向刘易的举止动作,所以,一时间都又不好意思,又或想让给别的女人。所以,众女都是动了一动,却谁也没有扑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