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豁达的孔子】(2/2)

以南子和孔子的社会身份,他们之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任何故事的,如果孔子来到卫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卫国国君扣一顶绿帽子,卫灵公能饶得了孔子?朱熹说古时有君子见小君(诸侯夫人)之礼,南子也是在公开的场合会见孔子,卫灵公对此事应该是知情的。

而且南子见孔子之后,卫灵公也亲切接见了孔子,并按孔子在鲁国的待遇,也给了孔子六万小斗粟,算是给孔子划拨... --

最快更新帝国霸业之崛起最新章节!

子划拨的学术经费。待遇不算不优厚,但卫灵公并非想用孔子治国,而是借孔子的国际盛名来给自己装一点文化门面,孔子只在卫国呆了十个月,就拂袖而去,留下了面色尴尬的卫灵公,以及还在幻想见到孔子的南子。

公元前495年,57岁的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犬”,来到了位于今河南周口附近的陈国,继续寻找自己的梦想。陈国是个小国,地不广,兵不强,君不明,臣不贤,在孔子去陈之前,陈国就已经沦为南方强大的楚国的附庸。此时楚国实力衰落,但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国又以极快的速度崛起,陈国经常被吴国踩来踩去。以陈国这样的破烂局面,是不可能给孔子提供施政空间的,但让人意外的是,孔子在陈国足足呆了三年。

做为一个处在大国夹缝中的小国,陈国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对孔子来说早已失去留下去的意义,孔子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至于下一站,孔子的选择依然让人有些意外,孔子选择回到了卫国。

上面讲过,当时诸侯中,最适合让孔子推行施政思想的,除了鲁国,就是卫国。孔子曾经说过:“鲁卫之政,兄弟也”,在暂时无法回到鲁国的情况下,回到卫国等待机会是个不错的选项。

卫灵公年迈不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了,如果上来的新君能有志于强国,必然会重用孔子,这是孔子的如意算盘。孔子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他自负的告诉别人:“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只要给我机会,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有能力让旧貌换新颜,这是何等的自由豪迈!

孔子曾经和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子路有过一次谈话,内容是假想中的在卫国施政的预备纲领,这段谈话应该是在从陈国回到卫国的路上说的。子路问孔子,如果卫灵公重用老师,老师会如何治理卫国?孔子的回答非常干脆:“必先正名”。

这让子路产生了疑惑,治国为何先正名,孔子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说的“名”,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道德秩序,孔子重视“名”,不是乱放空炮,而是有现实政治原因的。卫国太子姬蒯聩和庶母南子不和,姬蒯聩不想在继位之后当傀儡,想除掉南子,结果被南子在卫灵公面前告发,姬蒯聩仓皇出逃宋国,南子基本上控制了局面,而且卫灵公也答应了立南子的儿子姬郢为太子。

春秋时代,各国内政普遍混乱,争嫡夺利的丑剧不断上演,南宋学者胡安国对孔子的这段话有非常精辟的评价:“人伦正,天理得,名正言顺而事成矣。”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是任何一个时代末世大乱的典型社会特征,所以重正礼教,恢复西周时的社会道德秩序,是孔子现阶段施政的重点,只是他一直没有施政的机会。

虽然孔子回来的消息在卫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卫灵公亲自出城迎接孔子,这是很高的政治礼遇,但孔子需要的并不是这些虚与委蛇的客套,而是实实在在的机会。遗憾的是,卫灵公“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他只想通过尊崇孔子来追求爱贤的名声,并没有打算重用孔子。所以《史记》说“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就在孔子去卫的当年(公元前493年)夏天,卫灵公就伸腿瞪眼见阎王去了,因为太子姬郢拒绝继位,南子只好立原太子姬蒯聩的儿子姬辄。其时在晋国执政的赵鞅想利用原太子姬蒯聩大作文章,派兵护送姬蒯聩入卫,被卫人打退,卫国政局严重动荡,孔子也失去了留在卫国的意义。

屈指算来,孔子从鲁国出走,游历天下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一晃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孔子除了换来一身的疲惫和灰尘,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孔子和晋文公姬重耳的在外游历很相似,不仅是在找自己的政治买家,更是一种人生的积累。

曾经的孔子,特别是在鲁国执政期间,有些锋芒毕露,杀少正卯便是孔子性格中强硬刚狠的证明。但在外游历这么多年,吃了很多苦,反正能让孔子的性格沉淀下来,孔子的为人和政治思想体系也日益成熟。

有个小故事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孔子有次路过郑国,与学生们走散了,孔子满面尘垢,破衣烂衫,神情疲惫的站在城东门。而此时他的学生们也在寻找老师,有个郑人告诉子贡,说他在城东门发现一个非常落魄的老头子,“累累若丧家之狗”。后来子贡找到孔子,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原以为孔子会大怒,没想到孔子朗声大笑,说我现在的情况,就是一只丧家之狗,郑人没有说错,这就是豁达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