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求和】(2/2)

意;搞定黄国,熊通再派使者屈瑕出使谴责随侯,谁知随侯竟然不服,根本没给屈瑕好脸色,屈瑕很狼狈的就回来了,这都在熊通和斗伯比的意料之中。

熊通发了个告示,说随国背盟违约,罪在不赦,必须惩罚,以儆效尤。于是熊通亲自率兵伐随。兵势汹汹,不止一日大队人马来在在汉水、淮水之间,扎下了大营。

随侯一看前年刚走听季梁的话没送,结果今年又回来了,真不如当初好好送送了!就召集群臣问这次怎么办啊。

季梁急忙进身回答道:“主公,楚国刚刚主持召开完多国联盟大会,和汉东各国签定了互助合约,现在回过头就来攻击我国,可以说是锋芒甚锐,来者不善啊,这是挟借着旺盛的士气而来的,同时又以谴责我国违背誓约不参加大会为由,这是师出有名!这种形势,对我们是很不利的,我们最好不要正当其锋,避免硬碰,应该派使臣带着厚礼,赔罪道歉,请求再次和好,如果楚国同意了,那是最好,免去了刀兵之祸,要是他们不同意,那公理就不站在他们那边了,舆论将对我们有利。而且,楚国君臣看到我国谦卑软弱的请求和好,一定会看不起我国,从而产生骄傲、懈怠的想法,而我军将士若得知卑辞求好不成,必然气愤填膺,我军愤怒而楚军骄怠,或许还可以一搏,侥幸占点便宜。”

少师在一旁早不高兴了,撸胳膊挽袖子就站出来了,大声说:“季梁你太胆小了,只知道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楚人有什么厉害的,上次白白让他们跑了,这次是老天有眼,又让他们来送死,我绝不能再放过他们了。主公,您就下命令吧,这次我一定要让楚子知道咱们随国的厉害。”

随侯宠信少师,觉得少师的主意可行,并不以季梁为意,当下点齐精兵,亲自带领少师、季梁等来到青林山布下阵势,单等楚军来战。

楚军气势汹汹,人车如墙而至,季梁早早的就登上瞭望车观察楚阵虚实,观明了楚军分为左右两军杀来,而左路军马似乎更雄壮。季梁知道,楚国以左为上位,他推测楚子熊通必定在左军中,而熊通所在,必是精兵所在。兵法云避实击虚,所以季梁建议随侯以轻兵虚攻敌左侧,而集中主力猛烈攻打楚军右侧,攻其薄弱,一旦击败右侧,那么左侧也自然就不攻自乱了。

少师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认为看见楚子熊通却避开不敢进攻是很没面子的事情,那要是传言在江湖上以后还混个屁啊,必要先攻楚左军,要擒贼先擒王。

随侯听信少师,觉得少师说的很对,面子不能丢,于是大旗一摆,催动人马,猛扑楚军左侧。只见人车到处,楚军大阵如同波浪一样从中间裂开,随侯毫不费力杀入楚军大阵中央,这时就听一声号鼓,楚军伏兵四起,大阵分而复合,把随侯一干人等正围在阵中,楚人历来剽悍,人人奋勇。那少师眼高车快手有点低,正遇上楚军大将斗丹,挥戈就刺,二人不由分说战在一处,斗丹弓马娴熟,十个照面,看准了空挡,一戈就把少师斩于车下,可怜少师伟大宏图,玩没了性命。再说季梁死命保着随侯,左冲右突难以杀出,无奈与随侯弃了战车,化妆成小兵才杀条血路逃出重围。惨啊!

随侯逃回国城,检点兵马,十去七八,不禁放声大哭,对季梁说:“悔不听卿言,落得如此下场。”又闻说少师战死,不禁哀叹连连、捶胸惋惜。

季梁进谏到:“那少师是误国之人,死不足惜。当今之计还是赶紧遣使向楚国赔礼道歉,送给重礼,力求重新结好。那熊通是个啥都干得出来的人,如迟了我国社稷就危险拉。”

随侯闻言梦醒,忙说:“爱卿,这回我全都按你说的办,一切事儿都由你做主,出使楚军营也你去吧,别人怕办不好。”

季梁奉随侯命,携重礼来到楚军赔礼求和,熊通大怒说:“你随国也太猖狂了,背叛盟约,拒绝参加联合会议,又慢待我的使者,我来谴责你们又出兵抗争,被打败了,才来赔礼求和,天下那有那么美的事儿,我看你们也不是真心吧,是迫不得已滴,我不接受求和!”

季梁很从容,也没害怕,也没生气,很诚恳的说道:“那都是我国的那个奸臣少师搞的,是他胡作非为,硬拉着随侯做的,其实我们随侯也是不想这样的。幸好少师已经死掉了,也算是罪有应得吧,现在随侯十分悔恨和痛苦,觉得很对不起您,所以特意派我来赔礼道歉,君侯海量,如能承蒙您宽恕,使随国得以保全,我们愿意倡导南方各国永永远远臣服于大楚,时时刻刻听您的指挥,请您开恩。”

这时斗伯比对楚君熊通启奏到:“主公,少师死掉,我看这是天意不想灭亡随国啊,所以故意去掉了它的佞臣。季梁忠耿,智慧宏大。我看不如就许可了随国的求和,就命随国为汉东诸国的领头羊,让它联合诸小国向周王上表,歌颂我楚国的恩德和伟大,代我们请求周王封我大楚为王,岂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