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第334章 美国佬的非裔回归行动(2/2)

所以这些年来,美国的华裔大多数都回到了国内,还有些则是在政府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转移到了南美,在美国国内的华裔人数只剩下不到五万了。现在的美国亚裔,大多数都是日本人、东南亚人和印度人。

出于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美国政府把黑人的征兵比例定在了十分之一上,现在美国的黑人(含黑人混血)大约有1200万,也就是可以征召120万人。当然一开始这120万不可能全部征召,第一批30多万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话,就没法搞了。美国工业就是再牛叉,也不可能变出装备来啊,再说,训练的教官也不够。

至于黑蜀黍们会不会愿意参军,这根本不用担心,《爱国者法案》可不是用来看的摆设。凡是敢不爱国的黑蜀黍,保证他会好好品尝资产阶级专政铁拳的。

不过,当黑人师还在训练的时候,非洲那边就闹腾起来了,老欧洲现在无力镇压,只好拜托美日两国出手。美国佬开始没表态,回来后大伙关门一商量,顿时就被总结想出了一条一举数得的妙计。

因为当时国务卿蓝格说了:“哎呀卧槽,这简直就是咱们插手非洲的天赐良机啊啊啊啊!咱们可以把那些黑蜀黍部队送到非洲去镇压当地暴动,然后那地方就是咱们的了!”

他这一开头,美国政府和财团的大佬们就开始脑洞大开了。

很快就有人说:“既然这样,何不干脆让那些黑鬼在那里建国。既然咱们可以搞出一个利比里亚,就可以搞出第二个,第三个啊……”

“对啊,干脆把国内的黑鬼都送回非洲好了!让他们在非洲去建国,总比让他们呆在国内好多了。”

“我们还可以给他们许诺,只要在当地抢到的地盘,战后就可以分给他们。数量可以多点儿,比如每人一百英亩,两百英亩都可以。并且承诺支持他们战后在当地独立建国。这样一来,这些黑鬼的士气和积极性就会相当高……”

“而且,他们会在战争中和当地的土著就结下不可化解的仇恨,而欧洲国家肯定是不会支持他们建国的,这样他们就必须和我们站在一起。最终这些国家将会成为完全被我们控制的卫星国。”

“太好了,这样我们还可以趁这个机会,把老欧洲的势力排挤出去!我们可以先对葡萄牙和比利时的殖民地下手,然后再考虑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大伙七嘴八舌的出主意,很快这个被称为“非裔回归行动”的初步计划就出笼了。总的原则就是:第第一,借着镇压土著起义的机会,利用黑人部队抢占非洲的地盘,然后让他们在那里建国,使其成为美国的小弟。第二,趁机把国内的黑鬼和有色人种都送到非洲去,以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威尔逊总统听了之后顿时大喜。在会上当即拍板,命令马上开始执行。

……………………………………………………………………

毫无疑问,这个计划真的称得上是一举数得。首先,这个计划需要组建大量的部队,需要海量的军火物资,国内的军工集团和大资本家们就开心了。其次,把那些讨厌的黑鬼都赶到非洲去,这就能腾出多少工作岗位,这样国内的下层白人和红脖子们也就开心了。再次,那些黑鬼老是嫌我大美国不把他们当人看,不给他们政治权利,这下就让他们独立建国,啥权利都有了,这样黑鬼们也开心了。

最后就是,这样一来就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淡化甚至完全消除种族冲突,更能抢占非洲的海里资源,同时还能创造很多市场。对于美国政府和财团来说,这也是无比开心的事情。

不过世界上没有皆大欢喜的事情,既然有人开心,那么肯定就有人不开心。对于美国各个阶层、各个种族来说,这都是开心的事情。但是对于老欧洲的殖民地国家和殖民地当地土著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情。

但是,他们不开心和美国佬有什么关系?俺大阿妹又不是开善堂的。

于是美国佬让黑鬼去欧洲当炮灰的想法就出现了一些变化,他们不会再把全部黑蜀黍送到欧洲了,准备把至少三分之的黑人部队送到非洲去抢地盘,执行这个“非裔回归行动”。

当然,美国佬也比较谨慎,他们也不会刚开始就去和英法抢食,而是把目标放在葡萄牙和比利时身上。在美国佬看来,反正这两个都是弱逼小屁国,老子造成了既成事实之后,难道丫还有能力,或者说还敢把咱赶走不成?

什么?你说葡萄牙和比利时现在也是协约国成员,这样坑队员不好?噢嗬嗬嗬嗬,骚年啊,你太甜了!这个世界上有不坑队友的列强吗?再说,丫们现在还敢转投同盟国不成?

没错,大流氓……哦,俺大阿妹就是这么自信!

不过,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也不是只有美国,就在美国人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同样接到邀请去非洲镇压土著起义的日本人,也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

牛老大和鸡老二的场子不敢动就算了,但葡萄牙和比利时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这种逗比小国都能占着大好的地皮,这不公平!哦,还有意呆利这种废柴!没错,他们这次是给钱了,但我大日本帝国勇士的生命岂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那些土地都应该是我大日本天皇的,八纮一宇嘛!

11月份,日本和美国的非洲派遣军几乎在同一时间抵达了非洲的东西海岸,而且他们还不约而同的选中了葡萄牙作为第一个开刀的对象。区别只是日本登陆的地方是葡属东非(莫桑比克),美国登陆的地方是葡属西非(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