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登基大典(2/2)

nbsp;  紧接着,江澈让人将江渊朝带下去,这就标志着,江渊朝往余生要在深宫里度过。

眼看明日登基大典,这一夜要操办的事情很多,江澈安排了沈十方七人在宫里休歇。

随后,便和江诩去宗嗣完成传统的典礼。

……

翌日一早。

今日靖南府格外安静,城中净水泼街,十步一岗,彩旗飘飘,像是封顶盛世王朝一般。

“呜~”

这时,一声号声划破了寂静的清晨。

只见密密麻麻的人从皇宫走出来,三百旌旗手扛着黄旗帜率先走在前头,身后是乐手,正吹着恢宏大气的曲调跟上来。

他们走出皇宫正门,紧接着便是上千的禁军分成四队前进。

一队在左,一队在右,大街中间又是两队。

当这群身披黄金甲的禁军走过之后,便是一个将军。

他便是身兼禁军指挥使的安朴。

他今日穿着非常隆重,骑着高头大马,十分神气威武。

而他的身后,则是一个巨大的鸾驾,由十六人抬着。鸾驾上顶,镶嵌着一颗人头大的琉璃宝珠,顶蓬的骨架是用纯金打造而成的金龙支撑。

四根手臂粗的金色柱子矗立着,一层层轻纱如同流云瀑布一样从顶上自下垂落。

轻纱里面,是一身华丽礼服的江澈。他戴着由五彩玉串成的冕旒,金色的龙袍在清晨犹如闪闪发光。

他正视前方,表情平静。

鸾驾后面是宫女,再往后便是百官和后卫禁军。

他们数千人前往皇宫外的问天台,那里是祭天的地方。

两个时辰之后。

他们又辗转返回皇宫。

正殿之中,江澈端坐在皇位,接受百官的参拜。

随后,江澈颁布了即位诏书,昭告天下。

“朕今日登基为君,还望各位大臣鼎力相助。”江澈说道:“今南琉国国库充盈,趁今日之喜,大赦天下,减赋税三年。”

“圣上圣明!”

百官说道。

紧接着,江澈对一些官职做了调整。不过,大多数是晋升。

随后,安朴带着定南卫压着洪瑞等拓江城将领过来,后者数人皆被封了丹田,根本无法抵抗。

“叩见圣上!”安朴单膝行礼,说道:“臣奉圣命,将一众意欲谋反之将领带至,请圣上圣裁。”

百官有许多人都一头雾水,心里都寻思着这一出是为何?

只有一些重臣,他们才知道内情和拓江城守备军险些兵变一事。

经过江澈和江诩的秘密商榷,将江渊朝软禁起来,那罪名由洪瑞等人承担。

虽然这样对于洪瑞他们不厚道,毕竟是江渊朝害了他们。

可让他们抗下罪名,唯一的好处便是不用死,家人还可以继续享受他之前的俸禄。

江澈知道,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他要掩盖这次的事件,尽可能让它掩埋在尘埃里。

这些都是和一些重臣商榷过的,相信没有太多人反对。

江澈眼神审视着底下的人,面容威严,凝重地说道:“尔等可认罪?”

直奔主题。

他早就和洪瑞他们说好了条件。

洪瑞本就抱着必死之心了,可后来安朴和他说出一些条件,免于一死,但要他承担起一切罪名。

说是承担一切罪名,可实质上还是平分了。

只见洪瑞垂头丧气地说道:“罪臣知罪。”

一切都顺利。

江澈并没有当场判决洪瑞他们,而是说将其关押天牢,择日再判。

至于这个“择日”具体是多久,可没有人敢问。

江诩在一旁彻底地放下心来,总算没有让自己儿子去黄泉路。

“安将军,逍遥王何在?”江澈开口了。

这次事件得以成功制止,沈十方可是帮了一个大忙。

若是没有他提前抓了江渊朝,恐怕真会起风了。

百官听闻江澈竟然询问沈十方,心里不知什么事。

安朴出列,行礼道:“回圣上,逍遥王已经带着妻子自己朋友们离去。”

江澈疑惑,问道:“为何不辞而别?匆匆离去,莫非遇到什么事了?”

安朴想了想,看了看江澈的脸色,然后说道:“非也,并没有事,只不过……”

他欲言又止。

果然,江澈说道:“只不过什么?但说无妨。”

“是,圣上。”

安朴又说道:“逍遥王让臣转告圣上,说他一介草民,难登大雅之堂,实在不须圣上费心。且,请圣上恩准,摘下其‘逍遥王’封号。”

此言一出,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是为何?”

“看不上吗?”

“此子实在太过高傲自大了吧?”

……

可还没完,安朴似乎还有所保留,并没有说完。

江澈看出来了,说道:“安将军,是否还有什么?”

安朴一咬牙,说道:“臣不敢隐瞒,他确实还有话要转达。”

江澈以及百官安静地等待安朴。

安朴说道:“他说……一国之君,该要有魄力,要爱民如子,莫要再出现大纪年一年时发生的事。若是再有此等事而又不作为,让百姓又寒了心,他不介意做出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