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擒贼先擒王(2/2)

在自述里,徐承承认了是他贸然出击导致了被齐吴舟师夹击,他这次注定要背锅。但以一支新兴水师大战两个水上强国,还能惜败而退,已经实属不易... --

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实属不易了,他有罪,但罪不至死,赵无恤可不想做杀了蔡瑁后发现水师无人可用的曹孟德……

见有人甚至提出应该杀徐承以儆效尤时,他有些不快地说道:“如今就算杀了徐承,琅琊之败也不能改变,要紧的是赵国当如何应对。更何况,徐承退守琅琊孤城,左右无援,寡人纵然要杀他,也得先解除敌军包围才行。”

现在的情况是,琅琊舟师已经退回港口,依靠投石机等岸防器械阻止敌船登岸。琅琊防守严密,齐国吴国的船只在海战里也有损伤,船上也没有运太多兵卒,故而在签订一份《海上之盟》后,没有强攻琅琊,而是在莒国其余海岸登陆,其意图是配合东莱齐军,反攻莒国!

琅琊之败后,莒国已经是一团乱相:对沦为赵氏傀儡一直不满的莒子狅在一些大夫的支持下,试图在莒城起兵迎接齐吴军队,结果却被其余一些被赵国扶持的大夫,联合在莒国驻扎的国、高、晏三家击败驱逐,莒子逃往莒国北部投靠齐军,公然与赵国决裂,号召莒国人驱逐侵略者,恢复他们己姓公室的统治。

至消息传来时,莒国已经和宋国一样分裂成两个部分:西部以莒城为中心的山地丘陵在国、高、晏三家控制下,东部的沿海地区则被齐、吴占领,只剩下孤城琅琊还在徐承手中,但也被包围起来,摇摇欲坠。

含元殿上,一块巨大的诸侯方舆图被展开,侍中子夏指着东方对群臣说道:“莒国形势,其实均等的,国、高、晏三家军队有万五千人之多,过去一直在莒国驻留,以威胁齐国东部。齐、吴和莒子在莒国的兵卒也不会超出两万人……只是,琅琊城被从海陆两面包围,岌岌可危。”

于是接下来的议题,便集中到了“是否要让鲁国发兵救琅琊”上了。

众说纷辞间,一直以来都负责东方战事的大司马邮无正却道:“臣反对发重兵救莒!”

此言掷地有声,赵无恤颔首:“大司马说说看。”

众人纷纷噤声,凝神细听。

赵国只有一位“元戎”,那就是永镇三川,享受世卿世禄的韩虎,董安于和邮无正则位列“执圭”,拥有可以世代相传的乡邑。邮无正身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兵马,他的儿子邮成也位列官大夫,在做上郡司马,前途无量。不算韩氏的话,邮氏和董氏一样,俨然成了赵国第一批勋贵。但高处不胜寒,邮无正也要努力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一地位的。

于是他侃侃而谈道:“君上本欲秋收再南下开战,然而齐吴丑类已经率先开战,与前年去年的连横类似,此战也将绵延数百里,让东方诸侯全部卷入。然而在臣看来,莒,疥癣之疾也;齐,肘腋之患也;吴,方为心腹大患!”

“大司马所言甚是!”赵无恤拊掌称赞,邮无正的分析,可谓一阵见血,他也是这么想的,治病,当然是要从最严重的治起。

莒国的动乱一是因为琅琊水师败了,二是因为齐国挑唆莒子反抗赵国。而齐国则被赵国及其附庸团团包围,根本无力与赵无恤对抗,让陈恒抱有幻想的,归根结底还是吴王夫差妄图北上争霸。

赵吴之战,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因素,其余不论是海战也好,莒齐也好,都只是这场角抵的陪衬罢了。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

“让东鲁运粮入莒,帮国、高、晏三家稳住局势。此外河间、卫国、鲁国合兵威逼齐境,让齐人无法南下。寡人将亲自率兵去宋国,去泗上,与夫差对决,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击败了吴国,则莒国之乱自然平息,齐国也成了冢中枯骨,亡无待日了!”

PS:第二章在晚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