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之吕洞宾(上篇,现实篇)(2/2)

白牡丹在家里正为买不起酒菜犯愁,见白氏郎又从外面哭着回来,鼻子都让人打破了,十分难过,顿时来了气,就抓起烧火棍,把怨气照着灶王爷出开了:“灶王爷啊灶王爷,你都看见了吧,这还让我们怎么活?哼!我儿要是真做了皇帝,非把那些小崽子斩尽杀绝不可。”她越说越生气,一边说,一边敲打,几火棍下去,把个灶王爷打得鼻青脸肿。

灶王爷在白牡丹家不但没在吃好喝好,而且还挨了白牡丹一顿棍棒打,便一溜烟地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去了。灶王爷一见大帝,便叩首禀报说:“不得了啦大帝,白牡丹发誓,白氏郎要是做了皇帝,就要把村里的人斩尽杀绝。这不,白牡丹连我都打了。望大帝为臣子做主,千万不能让白氏郎做皇帝呀。”玉皇大帝听了灶君的一面之词,便吩咐四员大将,要在来年的龙节前抽掉白氏郎的龙筋。

再说白氏郎,从那次挨打以后,就每次独自上山,这一天,他一个人在山上打柴,迎面走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你本是真龙天子,将来要做皇帝的,只因你娘不慎说走了话,玉皇大帝要在来年的龙节抽你的筋,现在已经没办法补救了,只有到时候你能咬牙挺过,保住你的龙牙玉口,还能说什么成什么。”说完便飘然而去。

白氏郎像做了个梦,吓得魂不附体。回去将情况和母亲一说,白牡丹知道是自己害了儿子,十分后悔,便把儿子搂入怀中痛哭起来。

转眼龙节已到,只见几片黑云压在白家大院上。这时,白氏郎正在院中劈柴,就听一个闷雷,白氏郎随声倒地,几员天兵天将便开始抽他的筋,那滋味简直比脱胎换骨还难受。可是白氏郎硬是挺了过来。

从此,白氏郎恨透了灶王爷,恨透了所有的神仙。他发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来,以报此仇。可是,如此多的神仙用什么盛装呢?他穷得连个箱子、盒子都没有,白氏郎回头见自己上山装水用的葫芦挂在灶旁,便顺手拿过来,恨得咬牙切齿地说:“灶王爷,亏你跑到玉帝面前替我美言了几句,你老人家辛苦了,到我这葫芦里来歇歇脚吧。”因为白氏郎有一张龙牙玉口,他的话便是圣旨,只听“嗖”的一声,灶王爷便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他的葫芦。

白氏郎告别母亲,提着葫芦走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见庙就进,见神就收。他想把它们收完以后填入巢湖里,那样巢湖就完全可以填平,所以他来到巢湖,先把收到一部分神放入了巢湖,他这一放,巢湖立即变小。所以巢湖是五大淡水湖中最小的一个湖。

刚过红门不远,迎面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白氏郎觉得有些面熟,似曾相识,可一时又记不起来是谁,便喊道:“来者何人,快快通名报姓。”那人笑嘻嘻地答道:“在下便是小仙吕洞宾,你的亲生父亲也。”

白氏郎闻听此言,突然想起以前给他报信的白胡子老头,原来是他的亲生父亲,不禁大吃一惊,慌忙中将葫芦掉在地上摔了粉碎。这下可热闹了,各路神仙都连滚带爬的向旁边的一个大石洞挤去,吕洞宾数也数不过来,就把它取名为“千佛洞”。后人又在那里起楼造阁,顺吕祖之意取名“万仙楼”。

只有灶王爷的腿长,又跑回了灶堂。不过吕洞宾怕他再惹事生非,便在灶王的神像旁边写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予以警告。

白氏郎得知面前正是他的亲生父亲,便跪在吕洞宾面前,将母子多少年来的冷遇和磨难一一告诉了他。吕洞宾听后,也十分难过,将一柄断烦恼、避磨难、呼风唤雨的青龙宝剑交给白氏郎,嘱咐他照顾好母亲,与乡亲们和睦相处,把他又送回了巢湖银屏山。此后,乡亲们得知吕洞宾如此宽宏大量,也都敬重他们母子,多方给予照顾,白氏郎也才用他的青龙宝剑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

可是到了唐朝年间一个寒冷冬季,当朝女皇武则天忽然心血来潮,要求京城皇家花园里百花都要在一夜之间开放。面对这种违背常理要求,牡丹园中红、黄、蓝、紫、白五个牡丹仙女聚在一起商量后,决定不理睬这个命令。第二天,武则天来到花园赏花,看到牡丹园中牡丹花一朵都没有开,顿时大怒,发出圣旨将牡丹永远逐出长安京城。后来,五个牡丹仙女就结伴飞离了故乡,其中红、蓝、紫三个仙女定居在了河南洛阳,黄牡丹把家安在了山东荷泽,白牡丹,也是五姐妹中最小一个仙女,则驾着白云,不远千里,看看吕洞宾以及加入八仙行列,儿子也没有踪影,她拿定主意,永留此地,化为一棵白牡丹落在银屏山中的仙人洞口绝壁上。而且,她知道儿子就在银屏山一带,她不怕孤独和寂寞,甘居清贫,在悬崖峭壁陋室中,一住就是千年。

从此以后,美丽的白牡丹,经风沐雨,在仙人洞口的峭壁上生根开花。每年谷雨季节,勤劳、善良的巢湖两岸乡民都唱着山歌,络绎不绝地前往银屏山观赏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