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 39 章(2/2)
人的主张,但是呢,谁让朱元璋满口都是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呢!既然是普天之下,就不能局限在中原的范畴,就得放眼到整个天下。再说了,往西边还是蒙古人的汗国呢,总不能让蒙古人以后从西边卷土重来吧!
所以,不管怎么说,未来皇子中,有野心的,大概率都会被派遣出去开拓,留在中原做藩王的,能够保持的亲卫都没多少,自然对皇太子就没了多少威胁。
这对于他们这些臣子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别的不说,省去了多少站队的麻烦啊!
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对朱标寄予厚望,就像是始皇帝当朝的时候,许多臣子对于扶苏寄予厚望一样。不过,扶苏的处境可比朱标差远了,扶苏可没有一个做皇后,还是一个地位非常稳固的皇后的生母。
只是,朱标表面上表现得尊师重道,谦恭有礼,实际上呢,骨子里头,对于儒家的那一套,其实是充满了怀疑的。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朱标很早就开始在舒云的引导下接触一些实事,儒家的理论在这种事情上头,是有着天然的缺陷的,这一点,一直到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心学,才算是让儒家不再流于表面,而是开始成为一个可以务实的学问。
只不过王阳明死后不久,心学慢慢也就式微,后来更是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学派,兴起的东林党实质上已经是南方既得利益阶层的代言人,在朝堂上很多时候,根本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一个个根本拿不出什么实际的解决办法出来,就知道互相攻讦了!
当然,朱标倒是没有因此对自个的几个老师有什么轻视的意思,朱元璋给朱标选的几个先生品行操守还是比较靠谱的,所以,朱标就算是心里头有什么异议,一般也不会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这些老先生一个个年纪也不小了,朱标这个如今切开来完全是芝麻馅的家伙可不想将先生气出毛病来。
朱标从来不觉得,道德这玩意能约束什么人,道德是约束自己的,不是用来约束别人的,想要引导别人的想法和作为,最好的办法是利益。这也是舒云教导他的道理。法律这种东西,虽然很重要,但是在利益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法律其实根本无法阻止对方。甚至有句话叫做,能够最快致富的手段都在《刑法》里!《资本论》更是将利益讲解得淋漓尽致,只要利益足够大,人类连绞死自己的绞索都敢卖给敌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当然,并非所有人的利益指的都是金钱,实际上,名望也是一种利益,所以,对于不同的人,就得找到他们的利益诉求,才能知道如何用他们,如何对待他们!
这样的朱标无疑很符合朱元璋的期待,虽说目前很多看法还非常稚嫩,做事也显得有些幼稚,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学习的,而一个人的三观才是最重要的。
历史上的朱标要不是死得早,估计也是被废的命,他到了后期,已经无法满足朱元璋的期待了,只怕如果是朱标继位,朱元璋的许多主张都要被推翻。至于朱允炆,其实比起朱标来说,只能说更虚伪一点,没错,是比较虚伪的那种仁慈,而不是真正的宽仁。
如今这样的情况,朱元璋就不用担心自个不在了,自个纯良的儿子被下面那些老狐狸坑了,所以,他自然可以非常轻松地说出,不用太着急,他们夫妻这一代做不完的事情,可以等到下一代,让朱标他们来完成。
舒云听了,不由露出一个笑来,她笑道:“我只是想着,我如今做得多一点,将来他们就能更加容易一些,也能走得更远一点!”
朱元璋笑吟吟地说道:“秀秀你实在是想得太远了,咱们把难题都给他们解决了,回头他们一个个不思进取,不是更麻烦!所以啊,许多事情,该让他们自个做的,还得让他们自个做!我这个做老子的,帮他们将江山都打下来了,你这个做娘的,也将库房塞得满满的,就这样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朱元璋言语间颇有些调笑的意思,舒云也听得好笑,说道:“国瑞你说得有道理,回头啊,我就带着他们跟着学,等到他们能独当一面了,我也就能撒手了!”谁也不是工作狂啊,舒云当初也没想到自个如今居然能做到这个地步,上辈子她可是对什么九九六是福报之类的言语嗤之以鼻的,大概就是因为到底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自个做老板的区别了!
朱元璋也是干脆地说道:“那敢情好,等回头标儿能接手这个担子了,咱们也老了,也该好好享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