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矛盾的显露(2/2)
接下来五年,就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进。
一套... --
最快更新启明1158最新章节!
bsp;一套组合拳打出去,洪武六年的这场大辩论危机算是成功渡过了。
各种意义上来说,这都可以算是一次胜利,但是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同样不可小觑。
随着明国内部的和平局面日渐稳固,人们的思想正在发生蜕变,正在自主演化出多种可能性,但是思想却受限于生产力的制约而无法进一步的向上。
人民的思想进步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初步显露出来。
因此,苏咏霖主导着联席会议将未来五年计划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各项技术的进步上。
也通过这件事情,苏咏霖成功将肖翠和赵惜蕊推倒台前,把妇女部推到了台前,一举扫除了横在妇女部面前的发展困境。
朝廷和复兴会各部门不说打心眼里认同妇女部的建立和工作的开展,至少,没人敢在明面上消极合作了。
肖翠作为妇女部主任、赵惜蕊作为妇女部副主任的格局也就此确立,风言风语一扫而空。
这一次的争论算是告一段落了,可苏咏霖总觉得下一次就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自己,自己必须要抓紧时间把理论完善,尽快将洪武政论第三卷和一些思想理论上的东西补全。
然后,将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发展的工作上去。
预感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依然非常难做的同时,苏咏霖感到了真切的疲劳。
但是没办法,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要走下去,没有停下来或者往回走的可能,他选择的路没有回头路,他也不准有回头路,谁要回头,就是他的敌人。
中都发生一系列大辩论的同时,江南也在进行着激烈的经济战争。
离开中都南下泉州之前,林景春主持财政部会议,对财政部下辖的国营产业部门进行了增设。
为了顺应苏咏霖的建议和未来局面的改变,林景春上表朝廷,将原先没有的茶叶司、漆瓷司增设了出来。
茶叶司负责茶叶相关的全部工作,包括茶树种植、茶叶收获和茶叶制造,以及最后的成品生产和发售,全国茶叶产地的茶叶工场也由茶叶司管理。
漆瓷司也很简单,负责全国所有品类、等级的瓷器、漆器的相关工作,包括原材料的管理、制作工场的管理和最终的销售。
织造总局原先就存在,对于出口的拳头产品——高档丝绸就不需要另外设置部门来负责了。
茶叶、丝绸、瓷器和漆器,这些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拳头产品都是久经市场考验的老资格选手,深受海外市场的欢迎,只有来不及制作,没有卖不出去的。
原先明国没有设置茶叶司和漆瓷司的理由很简单,不是没有相关产业,而是朝廷没有余力支持瓷器产业,竞争不过南宋,搞不起来出口。
出产瓷器的窑场有官窑和民窑之分,一般来说官窑的生产产品是直接提供给皇族和其他权贵享受的,一般百姓享受不到,商业出口也基本上不搞,不怎么在乎成本之类的,所以技术特别高。
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中,汝窑、官窑和钧窑就是官窑性质的窑场,其中汝窑和官窑是纯粹的官窑,产量不大,技艺高深,民间窑场不能相比,而钧窑则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官钧窑则是专门向官方提供服务的。
除了这三者之外,其余大部分窑场都是民窑,导向是商业导向,主要为了赚取利润扩大规模并且生存下去,为此也发展除了极具特色的高超技艺,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输给官窑的精美。
只是官窑不在乎成本,民谣在乎成本,多少有些差别就是了。
宋代的八大民窑系分别是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定窑系、景德镇窑系、龙泉窑系、建窑系和吉州窑系。
位于北方的有四个,即定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和耀州窑系。
位于南方的则是景德镇窑系、龙泉窑系、建窑系和吉州窑系。
虽然八大窑系里有四个位于北方,但是随着金宋战争和宋室南迁等一系列事件,大量北方陶瓷工匠南下,没有留在北方为金国统治者所用,比如定窑系就有大量工匠跟随宋室南迁。
他们的目的地是景德镇,他们带去了定窑的烧制技术,与景德镇的烧制技术合二为一,创造了很多珍品,使得景德镇瓷器进入到全盛时期,成为珍品级艺术。
没有离开家乡留在本地的工匠们也因为战乱或者各种原因消极怠工,不破坏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帮助金国统治者把烧制瓷器的状况恢复到北宋的盛况。
且金国自从建国一直到完颜亮死在苏咏霖手中,一直处在政治动荡之中,且战乱不断,根本不存在发展烧制瓷器技术的土壤。
所以,明国无法在瓷器技术上和南宋对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