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荐君鸿词科(2/2)

杜士仪之前回京官拜中书舍人的时候,也曾经在萧嵩等宰辅高官面前推荐过李白孟浩然和王之涣。然而,这三个人的性子实在是各具特点,自视又高,不像当初及第之后的王昌龄能够把握在干谒时的分寸,结果很简单,萧嵩等人在他们面前人固然表现得很客气,但接下来就没下文了。这还是因为杜士仪深得萧嵩赏识,萧嵩只不过是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太过心高,否则必然落下埋怨。

至于贺知章贺老先生,固然不遗余力给李白三人扬名,可他自己在朝中最初就是除却编书和文学,其后虽然知贡举,但纵使再公允地取贤才,可也不得不考虑到方方面面,其他实事半点管不着的,实在使不上太大的力气。

李白也好,王之涣孟浩然也好,心气固然高,可都还不至于完全看不出别人的态度,故而一再碰壁之后方才暂且歇了仕进的念头,跟着杜士仪到河陇来赏玩。可此时此刻,杜士仪明确表示,会推荐他们去参加制举,一想到有可能当面见到君王,他们就不能不细加考虑了。

即便王之涣曾经当过小官,这么多年来只不过是一直在家里歇着,可制科不论出身,他这身份完全没问题,故而他竟是第一个爽快地应道:“好,我去!”

见另外两个人满脸诧异地看着自己,王之涣便光棍地一摊手道:“我在家里都快被老妻埋怨死了,这一走又是在外快活这么久,若是就这么两手空空回去,如何对得起她在家操劳?不管怎样,权当去试一试也好!明年知贡举的,不又是贺礼部?”

“贺礼部只管尚书省礼部试,制科却是得宰辅点头。”孟浩然忍不住纠正了王之涣一下,“萧相国为人寡学术,至于韩相国,则是不喜欢性子太张扬的,我们就是去了,希望恐怕也不大。”

“如今萧相国和韩相国已经罢相了。”杜士仪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样一个地震似的大消息,见三人全都傻了眼,他方才苦笑道,“萧相国和韩相国数次在御前相争,以至于最终萧相国辞相,韩相国罢相。现在刚刚拜相的,是本来丁母忧的原工部侍郎张子寿,以及京兆尹裴焕之。”

是张九龄和裴耀卿?

三人同时大吃一惊,继而对明年的制举生出了极大的希望。张九龄是张说之后又一文坛耆老,而裴耀卿也素来是对文人提携不遗余力的,比如说,两人对王维都素来颇为器重。如果这两位当政,必然不会像从前那些宰相那样排斥他们。

“张相国和裴相国刚刚上任,明岁制举一定会公允明正,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杜士仪的最后一句话无疑打消了李白和孟浩然最后一点犹豫。在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孟浩然就欣然笑道:“君礼既然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消息,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倘若再推辞,岂不是我们辜负你一片好意?智谋将帅以及牧宰科,我实在是没那个能耐,但博学宏词科,我却有自信试一试!”

“那我也去试一试这博学鸿词科吧!”李白耸了耸肩,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之前举荐不成,贺老礼部在我面前那痛心疾首的样子,就仿佛是他欠了我的似的,闹得我都不好意思再见他了。如今既是有这样的机会,我再不试一试,也对不起君礼的一片苦心,贺老礼部的一片诚心。”

如今天下升平,若不以文学进身,在官场上就让人瞧不起,因而使得进士科几乎云集了整个天下最优秀的士人,难得开的制科也同样使人趋之若鹜,单单一个推荐的名额,往往就能够让一州一道的出名士子打起架来。杜士仪见三人都已经答应了,心中不禁暗叹,幸好河陇之地少有诗赋驰名之士,往年这种名额往往都是浪费了的。所以,他自忖总算对得起友人,如释重负,而李白等人更是心情大畅。

一时豪兴大发,李白更是指着下头的西海,目光炯炯地说道:“若是日后能够将西海收入我大唐囊中,到时候我们相约泛舟这西海上,如何?”

“太白,这可是你说的!”孟浩然立刻开口说道,“来日若是你已垂暮,可不能推说年老不来!”

“只希望那时候,君礼仍然节度陇右,否则就算大唐能够拥有西海,这种邻近吐蕃的前线,想要畅游还是不成的!”王之涣哈哈大笑,随即忍不住拧开酒葫芦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一抹嘴之后便长长吁了一口气,“痛快,这陇右的烈酒实在是痛快!”

不远处的张兴不时看看这边的情景,见众人全都一脸轻松愉快,他就知道,之前杜士仪提过的那件事应该已经成了。那三人全都是才华横溢的杰出之士,若是从朋友变成上下之分,长此以往,友情恐怕也会变味,也正因为如此,杜士仪之前在长安时引荐失败后,似乎也一直在烦恼。倘若明岁制科,李白孟浩然王之涣能够金榜题名,那就真的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

“张郎,张郎!”

听到这个声音,张兴立刻回头,就只见陈昇一溜小跑过来,面色极其凝重:“张郎,西面山下发现吐蕃兵马,大约千人!”

“果然!”张兴登时睁大了眼睛,面上却并没有惧怕,反而生出了一丝隐隐之中的难言兴奋。

他在代州军时,因为突厥已经采取了战略守势,可以说是河东无战事,等到征伐契丹的时候,杜士仪又奉命坐镇幽州,他还是没有上阵的机会。而此次到鄯州,他固然曾经和郭英乂交手,可郭英乂的所谓勇武,也并不是在战阵上闯出来的名头。早年在宫中为千牛,调到陇右的郭英乂遇到的是完全进入了战略收缩期的吐蕃,故而同样是没有打过仗的雏鸟。

见陈昇露出了忧心忡忡的表情,他就知道,自从吐蕃当年连番败绩,最终不得不由金城公主出面求和之后,鄯州也已经少说两年多没有正经的大战了。尽管不打仗就意味着天下太平,小卒们固然会庆幸,可对于将校军官来说就意味着没有战功,没有上进之门。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像王忠嗣那样胆大包天,不过带了三百骑兵就敢去冲击吐蕃赞普的本阵!

此次出行的具体细节,除却王忠嗣之外,杜士仪和张兴鲜于仲通和颜真卿都商量过,此外则是刚刚辟署为判官的段行琛。至于陈昇和马杰,则是只清楚其中一部分细节,陈昇随行,马杰留在鄯州辅佐郭建,准备将某些人一网打尽。此时此刻,张兴便对陈昇说道:“无需担心,王将军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吩咐下去,所有府卫即刻集合,预备撤回石堡城。”

“是!”

陈昇深知张兴的话,就形同杜士仪的话,答应一声便立时反身离去。而张兴也不敢耽搁,立刻快步朝杜士仪四人走去,直截了当地说道:“大帅,山下出现吐蕃兵马,约摸千许人。”

“照之前的安排,我等立刻退走,若是他们敢越过赤岭界碑一步……”杜士仪顿了一顿,用手在喉咙口轻轻一划,“那时候自有忠嗣!”

闻听将有战事,只有孟浩然微微有些担心,但见府卫迅速齐集,他也就松开了按在剑柄上的手。这年头的士人动不动就游历天下,路上遇到个把强人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再加上孟浩然家境寻常,随行家仆一般就一两个,自己若是不会一两手,那遇到突发事件就只能束手待毙了。当然,他的剑术只能说是中上,三两个强人在可以打发的范围内,多了就力有不逮。所以,看到出身河东的王之涣,以及少年时就是出名剑客的李白那兴奋的表情,他唯有苦笑。

“太白,少伯,浩然,你们不用担心,我行前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说到这里,杜士仪便微微颔首道,“接下来,府卫由奇骏和陈昇引领指挥,至于可能越过赤岭追击而来的敌军,自有王忠嗣应对!”

一行人说是退走,却并不是朝山口下山,而是通过界碑两侧山上早已预留下的绳索,攀爬藏身。其他人自然身手矫健,而即便王之涣已经四十好几,常常喝得烂醉如泥,可这些年在外奔走,体力相比当年在代州时不可同日而语。当好容易爬上最顶端,他抓着一个兵士的手翻上去之后,忍不住就好奇地东看看西看看。紧跟着,他便听到了杜士仪的声音。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