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2/2)

但那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能出事吗?

武松听完了许学士一番话,也明白了自己现在是操之过急。

或者说这方面的意见,在文臣和上位者看来,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武人地位低,文臣地位高,自然对这些士大夫而言是有好处。

凭什么平起平坐?

所以这话是说不到一块去的。

武松就闭了嘴。他倒是也有试探性地问过童贯,也被他训斥了。

“你想做什么,这大宋的军队,自然是皇上的,皇上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轮不到你来插手。你最近若是觉得闲得慌,就去西北老种经略那边去,那边有的是战要打!”

武松不敢说话,只好退了出来。

童贯不知道这些弊端吗?

他知道,因为他掌握了军权。更明白这些弊端。

但对于他而言又不算弊端。

不然偌大的枢密院怎么掌控这些人。

再者军队的改革,当初王安石变法,倒是有改革过,但最后呢,凡事参与这些事儿的人得到什么好下场没有?

有些规矩,它不一定是好的。

但是它时间久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即便是有弊端,在能忍受的范围内,大家都会忍耐。

一上来就要改,改革的人基本不会落的什么好下场,就像商鞅,王安石…

所以童贯,他是坚决不会去提这个。

他也不希望武松去说。

因为他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他才会训斥武松,趁早的把这个念头给丢开了。

如果不丢开这个念头他就要把他给放逐到外头去打战。

武松有一些闷闷不乐,虽然他早就猜测到了是这个结果,可心里头还是有一些难受。

就是明知道以后的走向,可所有人都不会去理解。

他不知道以前于兰知道历史的结局,却还要眼睁睁看着它发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

他这才知道不久,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他有些受不了。

晚上也还是闷闷不乐的。

于兰看到了,反问他是什么意思。

他就把心底的话给说了出来。

“我想练兵,但我意义上的练兵和他们所说的不一样。”

他把磕磕碰碰的事儿都说了出来。

于兰听完了之后,若有所思。

这也是为什么她知道历史的走向,却又选择了缄默的原因。

是因为一个普通人,想要改变一个进程,太难了。

除非她本身就不普通。

“找太子!”于兰说道:“他能懂!”

“他同意吗?”武松觉得赵桓也是既得利益者,不会同意。

“他若是不同意,就保留意见。到时候若真是发生了靖康耻就反了吧!”

因为如果他连这点想法都没有,注定也走不了太长。

或者说最后还是一样憋屈。

那岳飞他们这些武将的结局,和遇到赵构时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