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计上心头(2/2)
爸呢?有没有来?”
看到钟老爷子面色红润,走路还带着一阵风,钟灵便知道,这二老在这里日子过得不错。此时钟武强恐怕还在衙门里处理公务,钟灵便笑嘻嘻地上前拉住阿公的手道:
“阿公,这次来可是为了三叔的公务,阿爸阿母他们没空过来,托我带了些东西送给你们,还说,过年可记得要回老家,钟家没有你们主持,这年都不会过了。”
钟老爷子在永州过得是出入老太爷的生活,不过,忙碌了一辈子的他,一时间闲下来,还是在举目无亲的永州,一时半会还真不适应。他早就巴不得有个借口能回老家住了,此时听钟灵一说,连连点头,笑道:
“也是,平时过年过节你们都不经心的,有些重要的节礼如果不是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在,恐怕你们还做不周全。今年过年是一定回家的,你三叔要是没空,我和你奶奶也要回去。”
“哟,谁说我一定要回去了?我这辈子都呆在小山村里,还没有见过州里过年的热闹景象呢,要回去呀,你回去,我才不回去呢!”
闻声而来的,当然是钟奶奶了。
钟灵定晴一看,奶奶过得可比阿公更加舒坦和适应,只见她头上学着当地永州的风俗,插了一堆的鲜花,身上的衣服更是娇俏的鲜红配大绿。呃,钟灵简直不能直视了,这还是朴素低调的钟奶奶吗?
这环境对人的影响可真大呀!
听到老婆子这么一唱反调,在郑熠面前,钟爷爷不禁有些尴尬,但是在老太婆面前一向好脾气的他,只是无奈地嘟囔了几句,大意是你不回去就自已在这过年吧之类的。
其实,钟老爷子的好脾气,缘自他年少时因为饥荒失去家庭温暖的痛苦记忆。白手起家的他,如今儿孙满堂,个个也出息发达了,这些也离不开钟奶奶贤内助之功,因此,面对钟奶奶的逆耳之言,钟老爷子还是很给面子的选择了不发飙。
钟灵一看这嘴仗打不起来,也就笑咪咪地当着看戏,不插半句话,此时若她没事再插一两句话,不论是向着谁的,得到的效果反而不好。
“郑公子,阿灵,听邱管家说你们有大事相报?”
就在这个时候,钟武强从衙府闻报过来,看到郑熠和钟灵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便带他们来到前厅坐定,并叫下人送上茶水。
等到郑熠把北地闹蝗灾的事情一说,钟武强的脸色便逐渐严肃起来,他道:
“临出京前,皇上召见我,便言明了要在永州推广粮种的事情。我还想着等节后再把你们召到永州来一起商量一下,没想到就闹起了蝗灾。不过,这北地离永州有上千里,就算闹蝗灾,对永州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吧?”
“此言差矣,北地闹蝗灾,从当地百姓的陈述来说,已经有两年了,此前当地官府为了政绩的缘故,一直瞒压不报。这才酿成蝗灾大患,今年北地的百姓可以说过年的粮食都不知道在哪了,已经局部出现匪患,当地官府这下看瞒不下去了,才上报说今年遭灾。实则已经是十分严重了。
从飞蝗飞行的速度来看,就算春季到不了,到了夏季第一季稻成收前,也难保不会蔓延到永州。”
郑熠并不是单纯去北地看了一眼蝗灾的情况就回来汇报,相反,他一路上还跟随成群蝗虫的飞行进度跟了一段,所以才做出了那样比较精确的判断。
钟灵听到这里,才猛然发现,郑熠原来离开的这五天里,竟然做了那么多事,这个男人,并不象外表表现得那么酷和粗糙,他也有心细如发的一面。
对郑熠这样一个从来没有灭蝗治蝗经验的人来说,能想出这样的土办法来侦测蝗群的动向,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原来如此,看来这治蝗眼下可要当成第一要务来抓。只是,现在若提治蝗,恐怕太早。因为现在蝗灾主要是在北地,永州还没有迹象,所以现在也是有心无力啊!”
钟武强长叹一口气,一时间,这个现实的难题也把大家困住了。明知道灾难在逼近,但却束手无策的感觉实在太难爱。
“小三啊,你一定要想办法在这件事上出出力。我可是对年少时那饥荒的饿鋢遍地的场景记忆犹新啊!别忘了,你阿公、奶奶,都是饿死的!”
钟老爷子发话了,一说到这农业生产的灾难,他就特别关注。
“咦,有了,我有一个主意,不知道行不行。”
钟灵忽然眉头一挑,计上心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