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更好的食物(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家有余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女那就多谢陛下体谅,看来陛下也深谙书法之道啊!”

钟灵见夏梓山这么善解人意,不由地要拍一下他的马屁。不是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吗”?但是钟灵刚拍完就后悔了,果然,夏梓山打蛇顺杆子,接着钟灵的话茬道:

“钟常住的书法作品,在我看来闻所未闻,不知道钟常住师从何人?”

完了,这下又得扯谎了。以前扯谎的对象是家里人和为人敦厚善良的汤公子,大家半信半疑,但勉强还能接受她的说法,眼下这位可是大夏国的皇帝,人精中的人精,什么事他没见过?什么权术他没玩过?自已要是扯点小谎,在他眼里还真是不够瞧的。

看着夏梓山殷切的目光,钟灵把心一横,道:

“其实民女自幼便随父亲略学了些文字,再加上素性喜欢书法,幼时家贫,常以树枝沾水在石板上练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已写字的风格。因此确切地来说,并没有师从何人,只是自在天成罢了。”

钟灵不知道这番胡言乱语能否瞒得过夏梓山,但是至少她说的各种背景是真实的,这种真假掺半的话,一时也难以分辩是真是假。

还好夏梓山并不是要追究钟灵的身世来历,只不过想借话题与她攀谈罢了,此时见钟灵回答得落落大方,心内自是增添了几分喜爱,看她的目光也就愈加和善了。

和钟灵聊了几句,夏梓山身为皇上,自然懂得掌握人情世故、笼络人心的平衡之道。这边厢还放着一个宠妃的哥哥,自家正宗的小舅子呢,哪能不理不睬的?夏梓山转脸便和郑熠闲谈起来,不过是问了农事和地方上的治安情况。

郑熠身兼柳都镇总捕头的重任,又是国舅爷,所以倒也很把大夏国的天下当一回事,恭恭敬敬地回了一些四时农事。

不过,当夏梓山听说今年虽然是小旱之年,但柳都镇部份村子粮食都没有减产时,还是为之动容。

农耕时代,一个国家的立国和强盛之本在于农业,见柳都镇的农业搞得有声有色,夏梓山的兴趣便被勾了起来。连连追着郑熠发问,此时,他对钟灵书法的兴趣陡然转移到这关系国家命脉的大事上了。

郑田田见皇上如此情态,心里微微松了口气,皇上到底还是以国事为重,就象他以往说过的,金石雅律,只是让他放松的兴趣爱好罢了。但凡爱好,都不能占据生活的主流,否则便容易误国。

旁的不说,就前朝皇上、他自已的父亲便是一例。郑田田入宫后,也多少知道前朝皇上昏庸、沉溺于酒色的往事。

心里也很慰夏梓山并不是象他父亲那般的人,郑田田觉得,二哥的危机,或许有转圜的余地。

“哦?水车?我是有看到蔡思齐送上来的草图,当时为了表彰他的精于史治、不疏于农事,不光表彰了他一通,还把他提拔到了工部。但是蔡思齐到工部这几个月,却没有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政绩。”

夏梓山听郑熠说是因为有了水车的缘故,所以柳都镇上用了水车的村子,才能保证农田不受旱灾的影响。他不禁用手指屈指在桌上叩击起来。

此时室内一片安静,夏梓山不说话,只有他指节叩击桌子的有节奏的声音在响,一下一下直击人心似的。郑田田做了个眼神,示意钟灵和郑熠都不要说话,熟悉夏梓山日常小动作的她,知道此时皇上正陷入思考之中。

又过了大约一分钟,突然,夏梓山用力地猛了一下桌子,脸上再度露出初见钟灵书法的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说话语气的热忱,甚至比方才还要过了:

“国舅爷,你这个情况通报十分及时!现在离南方春耕还有四个月有余,北方的春耕也有充裕的时间。如果现在联下旨,在全国各地全部要求建起水车用水系统,那么,大夏国的农田不光不再惧怕旱灾,还能大大增加水稻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因为有了水车,这就意味着日后,连那些过去缺水的山地都可全部开荒出来,种上水田。

这样的山地,之前我叫粮部做过统计,大约占了全国可用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你们算算,这就等于增加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就这个数字,我大夏国成为一等一大强国,便指日可待。”

粮食是命脉,是血流,是立国之本,甚至是攻敌御敌之基。所以,如果大夏国真地增加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供给,这的确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数字。

“恭喜皇上,天降神器,这真是我大夏国千秋万代的福音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