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欺君大罪(2/2)

大家“扑通扑通”地跪了下来,一时间,满庭静寂,无人敢言,就连一直在唠叨的刘里正,也干脆利索地闭上了嘴。

钟灵也没有想到,刘絮还有这份胆量,竟然敢质疑圣上的旨意,这在现代,叫民主言论,言论自由。但是在古代,不呰于当着皇上的面,向他竖了根中指,表达自已赤裸裸的不服和不满。

这是公开和皇上叫板啊!大哥,你晓不晓得这是掉脑袋的大事?

钟灵身上顿时也是一阵寒凉,此事因她而起,此计也是因她而出,如果连累了这一村的村民,那可就罪莫大焉了!

她脑子急转,努力寻找能打破僵局的对策,但是,现代的脑子却把她的思绪在瞬间拉远,让她想起,著名的斯大林掌声。

话说苏联时期,据说斯大林开大会,鼓掌长达15分钟是平常事,最长能达到半个小时。斯大林讲完话,哗哗哗,大家鼓掌,鼓到后来发现一个很恐怖的现象,就是谁都不敢先停,个个都在看,所以就一直这么鼓着,最后直到斯大林本人说“可以了可以了”,这才敢停。

而当年有一个鼓掌鼓得受不了的工人据说先停了鼓掌,当时是解救了一帮在场鼓得快晕的人们,但大会结束后,这个工人立即就被苏联的秘密警察带走了。

现在这种沉默,让钟灵想起了那当年回响在苏联上空“不敢停下”的掌声,滑稽地让她有了异曲同工的感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村民们跪在地上,噤若寒蝉,根本没有人叫他们下跪,也没有人叫他们不要下跪,但他们都执拗地跪着,好象只有这样跪着,才能减轻日后可能带来的重大罪名的惩罚一般。

一时间,整个祠堂里鸦雀无声,郑熠也没有想到,会变成这样的场面,眼下的情形,如果没有人打破这个僵局,眼看着就要失控了。

郑熠眉头一皱,正想上前一步说话,突然,他的眼角扫到一角官袍闪了进来,正面而来的那个人,脸上带着和熙的笑容,顿时让他提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哈哈,谁说钟灵担不起这个‘异于常人本事’这句话?”

就在这时,一个钟灵根本没有听过的声音在祠堂门外响起,她有心想回头看是谁,竟然如此大胆,不过,也是如此恰到好处,正好在此时突破了这个僵局。

“属下参见蔡大人!”

郑熠首先上前抱拳行礼,他虽然是个总捕快,在大夏国的官职中是最小的不入品的官,但却是国舅爷,这种身份,让蔡思齐也不敢接受他的叩拜的。

原来,进来的官员,竟然是永州的州长、不日将入京城工部任职的蔡思齐蔡大人。

蔡思齐朗声笑道:

“方才我在祠堂外,就听到谁在说钟灵担不起‘异于常人本事’这句话?”

村民们此时回过神来,齐齐给蔡思齐叩头行礼,大家能明显感觉出来,蔡思齐的话里,有向着钟灵的意味。

“是我,她就是一个平凡的村妇,如何担得起‘异于常人本事’这句话?如果说到德行容功,也只是资质平常,但要勉强说她合格我也没有意见和说辞,但‘异于常人本事’,她除了被老虎咬了一次,几乎丧命之外,我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

刘絮事到临头,索性把生死置之度外,知道今天此事不能善了,也就放开说话。

“年青人火气不要太大,‘异于常人本事’,这可不是能随意判定的,在遴选出钟灵之前,永州已经经过多方考察。

今天我就是带了永州各区、镇的官员,来参观学习观羽村善用水车、防抗旱灾的成功经验。

而这个水车,你们知道是谁最先做出来的吗?”

村民们和官员纷纷摇头,本来如果不是遇上这样的场面这样的事,蔡思齐也还和钟自强一个心思,想把这水车是女子所为的事压下来,毕竟女子无才便是德嘛!

但看到眼下的局面,在宦海中沉浮的他,当然知道,此局必定要解,否则,如果观羽村村民被满门抄宰的话,他也逃离不了身为州长的行政责任。别说高升到工部了,就是现在的官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所以蔡思齐才赶紧出言力挺钟灵。

但是,蔡思齐却又是如何知道水车是钟灵所为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