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租房(2/2)
,就往城隍庙里走去。
这个年代的男人如此淳朴,被钟灵小小调笑一句也会脸红成这样,根本不象平素里少年老成的石头掌柜。一时间,这种会害羞男人的感觉萦绕在钟灵心上,顿时有些改变了她对这个时代男人的想法。
城隍庙里,现在有序多了,居者有其屋之外,每个人还能做个工赚点谋生的钱,虽然住的是地铺,大部份人还要和别人睡在铺着稻草的地上,但是至少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这个点钟,正是大家吃过饭,编篾席的大好时光,钟灵走进城隍庙里,只听到一片“沙沙”如蚕啃桑叶一般的响声,那是大家在编织篾席的声音。
编篾席并不是一项多复杂的技术活,只要肯下功夫去学,一般三两天就能学会,一周时间就能比较熟练地上手。所以现在这百多号人,不管是男女老少,已经都是编篾席的熟手了。
钟灵还能听到同组合作的人,彼此低低的交流嬉笑声。其实每一个人从伤处复原的能力还都是很强的,至少钟灵现在看到的是,这些曾经流离失所的流民,面色已经稍转红润,而且眉宇间的精神也好多了。
看到钟灵进来,认得她的人还时不时地和她打招呼,那个曾经因为阿母发烧而被钟灵救过的小女孩小春,还乖巧地端来了一碗水要给钟灵喝。
呃,钟灵为神马会有自已是慈善家的感角?
好吧,收起这种错觉,钟灵眼前出现了温文尔雅的温先生。得益于自已管理者的超然地位,温先生有自已独立的卧室,还有不菲的管理者收入,所以现在的他,一袭青布长衫,隐隐有了当年书生的意味。
“钟姑娘,这是近几日的账册,您看看。”
虽然这个小姑娘面相娇嫩,但温先生丝毫不敢不把她放在眼里,除了她有本地总捕头支持的官家背景外,她的机巧也令他叹服。
光是这账册,就超越了他以往的见识,而且不管他如何试图走账,最终只要是想作弊,都平不了账。温先生当然也不是想藏私,他只是下意识地想试试这个账册的监管功能,但意外地发现,这几乎是他见过的最完美的账册了。
所以,温先生对于钟灵,就只剩下佩服的份了,一点也不敢倚老卖老。
钟灵查了下流水,感觉最近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天比往日能多做出三十张的席子,看来,各组之间的磨合期已经过了,产能达到了一定的高峰。
点数了温先生递过来的银票,钟灵想了想道:
“刚才我经过时,看到城隍庙外有一户人家挂牌租房,我去了解了一下,是个二进的院子,一对极老实的商户人家,夫妻两个,加上两个儿子。最近生意不好做了,要把东厢房出租来补贴家用,如果有人租房,他们会另砌一堵墙分隔开来,互不影响。而且,加上伙食费的话,还能帮着做一日三餐。
我看着条件是还行的,不如一会温先生去看看?如果还满意,我就把它租下来给你使用?这月租就从公费里支取,如何?”
温先生一听大喜,哪有不愿意的道理。他现在住城隍庙里,条件算是最好的了,能单独有一个房间做卧室,但毕竟也是上百号人挤在一起,做什么都不方便。
现在能住到正常人家的宅子里,一日三餐也不用愁,他哪有不乐意的道理?何况,这租房的费用还不用自已支出。当即道:
“不用看了,钟姑娘看中的,自然是极好的。”
他一个流离失所的流民,因为战事,家破人亡,哪曾想流落到柳都镇上能有这么好的一个栖身之所,这是他在逃亡的路上想也不敢想的。
钟灵自然是看中了他的勤勉和诚实,想要充分调动人材和积极性,当然要让人材在物尽其用的同时,也能享受劳动付出的成果。
见温先生情愿,钟灵也就带着他到那户人家那里,交了十两的年租,把房子租了下来。
这是一所红砖青瓦的普通民居,胜在整洁干净,闹中取静,离城隍庙又近,所以温先生看过之后,比预想的还要满意。
待签好租约,就把简单的被套行李搬了过来,而主人家也着手叫人来砌墙隔离,到底家里是有主妇的,男女有别。
一日三餐,则是做好之后,由家里的半大小子,提了食盒送到温先生屋里,倒也不麻烦。
自此,钟灵暂时有了篾席坊和腌菜坊两处稳定的收入,接下来,她更乐见到自已能发挥术业专攻,致力于田间生产,以提高粮食的亩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