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丹朱岭(下)(2/2)
抱着对别人的强烈歉意,抱着必死的决心……才来到这里的吗。
勇气很可嘉,孟松猛地一咬牙,但是他很清楚的知道,他不会死。
一道闪电般的光在天空中犹如一条蛇信般闪过,留下一条诡异的轨迹,就这样不偏不倚地插进了敌将的心脏,那是一杆最普通不过的长矛。在战场上可以看到千千万万根,每个人都可以拿着它,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使出这样诡谲的招数。
那名薛将的手才刚刚握在剑柄上。而由于已经松开了缰绳,只剩下两条腿夹着马腿,所以重心一下不稳,让他的整个身体都倒了下去。
从生死一线被拉回来的孟松则猛地一拉缰绳,把自己的位置固定住,让背后的骑兵去冲击敌阵。那个在自己身边刺出那致命一击的骑士也在自己身边停住。训练有素的天元军骑士们连忙将两个人包住围了一圈,其他人则继续冲击。
那个与自己正面相对的薛将此刻尸体必定都已经被踏碎了吧。孟松轻轻地摸了摸自己被刺破的肩头,伤口不深,但却很痛,他不知道为什么,在看着那个人的眼神的时候,他竟有一种烧灼感。
“柏,你没事吧。”孟松看着眼前那名沉默寡言,平日里像一个影子一样跟在自己左右的年轻人。
被称作“柏”的男子轻轻地摇摇头,“你刚才差点就死了。”
“我知道。”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合作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是第一次真正面临这种境况。”
“我也说不清。”
“你害怕吗?”
孟松猛地抬起头看着柏的眼睛,微微皱起了眉头,“柏,你今天话有点多。”
“抱歉。”柏面无表情地道,“不过死人当的时间长了,是会变得比较多话。”
孟松别过眼去,刚才他其实已经向柏暴露了。在面临那名薛将的时候,他真的害怕了。他从来不把人命放在眼里,很多时候也不把自己的命放在眼里。如果那名薛将的眼神是仇恨和冷酷,那自己只会遇强则强。但是看着他的眼神,孟松竟然无法集中注意力。
他无法阻止自己去想一个问题:那名薛将到底对谁觉得抱歉?
也许,回头可以去问一下公子驷,看他是否了解薛军的详细情况。
而罗鸿觉得愧疚、抱歉的两个人中的一个,此刻已经率领手下的一万人在建造一条单薄但却必要的防线。尽管时间有限,但薛武安还是下令丁军的一半士卒迅速加制拒马。在这些年的训练当中薛武安很重视攻城器械的制造,所以九原军对军械制造也非常擅长。薛武安需要重点防御的,是丹朱岭东侧的一条道路,丹朱岭并没有完全隔开泽州盆地和上党盆地,山脉在东侧中断,留出了数百步宽的平坦地貌。而这也是秦军骑兵唯一可能发威之处。
而一刻之后,薛武安看到了骑军的踪迹,他第一反应是秦军骑兵,直到看到了那杆旗帜,才发现不是。
但是让薛武安感到有些许不安的是,那杆旗帜不是骑军的总旗。
罗鸿的死讯是狄南山亲口告诉薛武安的,他带回来四千三百多名骑兵,剩下的所有骑兵都跟随着罗鸿回到了战场,多半也是有去无回。这些骑兵多半都是狄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战和训练早就与罗鸿、狄南山等人亲如一家。尽管在战场上不得不听罗鸿的军令,但是现在回过神来之后,每个人的神情上都带着悲愤。
薛武安看着这四千人,骑兵部队的序列是戊军,对于这支军队的训练薛武安投入了极大的心血。现在却直接被削去了六成。他深吸一口气,六成,那是六千人。
现在,他已经慢慢学会把这些人命看作是数字了。
“把骑兵带去休整,马上还要用得到你们。”
薛武安看着狄南山,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上将军!”狄南山哽咽道,“你快走吧!我们的马跑得快,一定可以比他们更早抵达泫氏城的!”
薛武安摇了摇头,苦笑道:“泫氏城并非是一座善战之城,想要万无一失,我必须前往更北一些的高平城。但是那里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而且离战场太远,如果惹得秦军去从背面攻击二障城,那一切都完了。我们就在这里和他们打。而且至少要拖延一日,我军正面主力才有机会撤退。”
“一日?”狄南山忍不住惊呼道,“这不可能!”
“我已经发信给麟首、邵纹,让他们派来援兵,但是路途遥远,援军至少要六个时辰才能抵达。也就是说,我们至少先要支撑半日等到援军抵达。”薛武安深吸一口气,“我知道这很难,但这绝非不可能。”
说完之后,薛武安看着狄南山身后的士卒们,他们和自己共同生活了五年,又一起征战了六年。他们是自己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也是唯一可以寄托的人,他的力量必须通过他们才能施展出来。
“诸位,我们哪里也不走,就留在这里,和他们血战到底!”
薛武安的声音几乎响彻在整个丹朱岭上,很多薛卒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们惊讶地看着这位上将军,看着他一边怒喊,一边流着眼泪,看着那些泪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他们愣了很久才开始呐喊,他们知道自己是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