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乌云(下)(2/2)

杨益笑着拱手道:“我该走了,保重。”说罢,又向公子舂一拱手,道:“对不住公子,此事实非我随国食言,实在是情势所逼,不得不如此,望公子不要责怪外臣。”

公子舂连忙回礼道:“将军言重了,舂怎敢怪罪将军。”

杨益微微一笑,又转向了莫臼,“兄弟。”

莫臼的脸上露出了此行少有的笑容,他走上前,结结实实地砸了杨益胸口一拳头,杨益也回击了一拳。

“兄弟,回去了一定要小心。”莫臼微笑着道。

薛武安却几乎看呆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莫臼。莫臼和杨益曾是仇敌,也是多年的好友,和杨益打交道,莫臼不用顾忌主客身份的限制,能够做到坦荡磊落,肝胆相照。这反而是薛武安和莫臼永远都做不到的。

“好好干吧,兄弟。”杨益瞥了一眼薛武安,“你的主人很优秀。”

薛武安脸上一红,莫臼却道:“我知道。”

莫臼的回答如此不假思索,语气如此坚定,倒让薛武安愣住了。他是一个自我评价不高的人,站在薛武安的立场上,其实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夸赞自己的。听着莫臼和杨益这样夸赞自己,带来的疏离感更是让薛武安恍惚。

杨益骑着马离开了,他要去组织随军整军开拔,他即将迈入的是与薛武安完全不同的道路。薛武安看着杨益远去的背影,实在很难想象自己下次见到杨益时,他会成为什么样子。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薛武安的确“想象不到”。

晚上的时候,陈离苏醒了。

伴随着剧烈的咳嗽,他终于睁开了眼睛,重新打量着这个令他感到有些疑惑的世界。

白姝留下了欣喜的泪水,将陈离的头抱在胸口不断啜泣着,丝毫没注意到陈离那涨得通红的脸庞。一旁的公子舂忍不住大声笑起来,薛武安和莫臼也跟着笑。

这是一个像梦一样的场景。它本不该发生在军旅之中,也不该发生在强敌环伺的此刻。但不知道为什么,薛武安总是会不断地想起这个场景,不断地想起陈离、公子舂、白姝三个人脸上快乐的笑容。陈离捡回了一条命,公子舂和白姝为他的“复生”而感到了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愉悦。薛武安相信,这是至乐之事,在莫臼苏醒的时候,他也有过这种感觉。

多年之后,当薛武安再度回想起这种感觉时,却不由得泪流满面。

深夜,安顿好陈离之后,薛武安终于松了一口气,离开陈离的军帐,准备回到自己的中帐好好睡一觉。莫臼也终于从护卫的职责当中解脱了出来,便陪着薛武安一起回中帐。

走进中帐,薛武安和莫臼都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正要说些什么,中帐门口忽然传来一声“砰”。这声“砰”不大也不小,似乎是什么东西从天下砸下来的声音。

莫臼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他惊恐地看着还没有掀起的门帘,从背上摘下了长铍。

“莫臼?”薛武安正在案几前收拾散乱的书简,察觉到了莫臼的反常,连忙回身。

“南岭云雁渡。”莫臼回头解释道,向薛武安的方向退了几步。

农家的人?难道农家的“假榖主”不听方子华的号令,还是执意要杀自己吗?薛武安冷哼一声,拔出腰上的青虹剑,笑道:“农家的人想来杀我,没那么容易。”

这话说得并不嚣张,宣平君将薛武安的绝志剑重新打造过后,薛武安的剑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就算现在有一个神农卫扑上来,凭借着他与莫臼合力,也绝不惧他。

帘外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一个人的声音传来:“薛将军,我没想来杀你。莫臼,不要那么紧张,又不是每个农家的人都要来和你们作对。”

听到这个声音,莫臼愣在了原地,似乎还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半晌,他终于尖叫出声:“刘淇!”

他没有说错,帘外的农家弟子,正是如今南平君的门客,刘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