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谏言(1/2)
最快更新绍宋最新章节!
“……特追李永奇绥德郡王,并一代传爵不减,以李世辅承爵,并加武当军节度使。”
东京城内,皇城崇文院秘阁二层,内侍省大押班蓝珪又读完一张诏令后,不由稍作停顿,忍不住去旁边案上取水来喝,显然已经读的口干舌燥了。
不过,所有在场的秘阁大员也都知道,这肯定还没完。
其实想想就知道了。
在西夏覆灭,党项一族需要大举融合的大背景下,原本就立有奇功,且算是忠贞典型的李永奇父子得以位列郡王,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与此同时,原本资历就很深,这次也没有拉下功勋的原十节度之一的王彦,又怎么会少?
甚至更进一步,抛开那位‘代王’,连亲王都封了七个,那算上还没读的王彦,这郡王的封赏难道就只有四个?到底哪个更金贵?
就算是为了凑数也不差这几个的,只是不知道独立领兵的郦琼、田师中之外,还有谁罢了……刘錡若有,那解元也应该有,不知道王贵和吴璘能凑上吗?
“十一曰:”
果然,稍微咽了两口水后,大押班蓝珪继续宣读了下去。
“靖康之祸起,两河尽墨,王彦弃家救国,首出义师于太行。南阳被围,朝堂悬危,再起八字军南归。尧山激战,持重迎难,督其众于东坡塬。河北兴兵,总统全略,横铁幕于获鹿。
其人赤心报国,忠耿不移,进退泰然,文武兼用,可谓国之大将。
特进隆德郡王。”
这是意料之中的一个,秘阁之上没有人有任何多余反应,只是静静倾听。
而蓝珪也毫不犹豫,从一旁的木匣中取出又一张旨意,继续宣读,辞藻却意外变得简单起来:
“十二曰:
自古用兵用实,使将使锐,田师中督御营右军背嵬之众,淮上用命,尧山决死,大名当众,并发张子盖获鹿定局,忠勇恳实,谓之功不可没。
特进凤翔郡王,加威武军节度使。”
秘阁之内,稍有嘈杂,但很快平息……之所以嘈杂一时,是因为田师中这个口子一开,就意味着这次封赏是真的‘大封’了,而迅速平息的原因也很简单,在今天这种‘讯息’轰炸下,什么‘河北春耕巡视组’,什么‘必杀兀术方可和’,什么‘十三个万户、一千七百个牌子’之下,连之前‘七个亲王’的讯息,早就让人麻木起来了,何况是多几个郡王?
果然,蓝珪越读越快。
“十三曰:
刘錡挫折合于尧山,冲剖叔于获鹿,擒乌林答于寝水,逐兀术于深州,神机武略,皆定乾坤之举。
特进德顺郡王,加安德军节度使。”
“十四曰:
靖康乱起,郦琼投笔从戎,转战河上,守滑州十载,扼金军七次,从征鄢陵、激战东坡、扫荡河东、困缚拔离速,堪为战功卓著。
特进安阳郡王,加清远军节度使。”
“十五曰:
解元久随秦王,战功履历,辗转不停,摧偏辟锋,刚勇细密,可谓大节。
特进正平郡王,加保信军节度使。”
“十六曰:……”
蓝珪忽然一顿,登时引来许多已经心猿意马的秘阁权臣们看了过来,而很快,后者便晓得是怎么一回事了。
“十六曰:
耶律余睹者,辽国近宗也,慷慨大义,素有贤德,惜乎受制于昏君涸局,不得已反覆自困。一朝释解,遂得开阔,乃定策于西夏,献土于阴山……今复取大同、战获鹿,不可不赏,以示中国天子之德,彰宋辽之谊。
特进临潢郡王,领契丹自治路经略使,奉宗祠于旧辽上京道。”
这个旨意一念完,出乎意料的引来了秘阁中众人的附和称赞……把控东西蒙古要害的阴山要冲直接被‘献土’算是一种实利,以任命的方式延续契丹余祚于临潢府则算是一种非常符合儒家价值观的处置。
这个郡王封的没有任何毛病。
当然,众人之所以出声,也有以为旨意到此为止的缘故……因为有战功和资历的基本上都封王了,忽然冒出来一个仿佛凑数的契丹郡王耶律余睹,人数也恰好来到了十六个,那当然以为官家今天隔空扔过来的火药包会到此为止了。
但是,正当众人等着首相赵鼎出列带头称贺之际,却不料大押班蓝珪微微轻咳了一声,然后从木匣中再度取出了两张旨意,秘阁中旋即安静了下来。
“最后两张。”
蓝大官知趣的笑了一下,这才重新正色起来,却又在只读了三个字后再度一顿。“十七曰……
十七曰:
杨沂中父祖三代忠贞无二,皆国之栋梁。其典班直十载,唯命东西,于君臣之道,始终如一,朕之赵云也。
特进静塞郡王,领班直如故。”
一旨既罢,满阁雅雀无声,似有所虑,不过,最后一王已经毋庸多言了。
“十八曰:
刘晏万里辗转,十年相从,可谓忠矣;典兵禁内,勤恳无失,可谓恪也;用众疆场,阵射韩常,亦可谓勇;寝幄扈从,无问权柄,可谓直也。
特进辽阳郡王,领班直如故。”
一气读罢,蓝大官状若无事,只是团团拱手:“官家有口谕,诸位于秘阁闻旨,不必虚礼……万事以实论为主。”
说完,这位资历大押班更是直接退到角落,寻来一杯茶水,微微润喉,然后径直离去。
当然了,赵官家说是不让虚礼,实际上又怎么可能不虚?
所以首相赵鼎以下当即依次诸相公、尚书、侍郎、九卿、五监纷纷涌出,朝着北面虚空行礼,轮番口称贺词。
好一番折腾以后,秘阁二楼内,方才渐渐平静下来。
但所谓平静,并非是无话可说,无事可论,恰恰相反,实在是要说的太多,要论的太多,以至于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开始了。
须知道,今日还与之前不同,四日前,仅仅是获鹿大胜简报飞马抵达,秘阁之中只晓得赵官家此人应该不会虚言夸饰,确系一战决胜,便已经嘈切了一整个下午,讨论了各种预案。而今日,捷报如飞,战场细节一一清列,斩首、俘虏、缴获,乃至于战后处置、封赏清晰无误,信息量多的惊人,秘阁之中,又如何能空坐?
“老夫说一件事啊……一口气十八个王爵,这封赏是不是稍微有些滥了?”一番沉寂之后,打破沉默的乃是刑部尚书马伸。
“刑部多虑了!”御史中丞李光当即排众而出,抢先而对。“这次封赏不比寻常……一则是确切大胜,几乎使金军匹马不得北返,继而山河尽复就在眼前,莫说七个亲王、十一个郡王,便是十七个、二十一个,封也就封了;二则嘛,刑部没听之前旨意上说嘛,这是官家阵前许诺……昔日成王一叶封唐而周公贺,敢问天子封诺难道是可以食言而肥的吗?”
马伸当即无言以对,甚至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李光反对的太快,太直接了。
“不错,非但不能食言而肥,而且宜早不宜迟,宜宽不宜窄。”李光刚刚说完,便有人匆匆附和。
“要我说,刑部委实多虑了。”继而,就连枢相陈规也忍不住负手讪笑起来。“十八个王爵算什么?当年丰亨豫大的时候,光亲王就几十个,如今全都空出来了,两河尽复,朝廷缺这点禄米吗?再说了,这般封绝,反而能确定不是实封,无外乎是官家兴不世之业,遂有不世之功,拿这个做个功勋排定,将来好上史书罢了。”
马伸微微一怔,然后陡然醒悟,随即闭口不言。
且说,马伸是何等人也,他这个醒悟可不是说被这两人一番话就讲的心服口服。
事实上,他虽然对这个王爵太多而不满,尤其是耶律余睹之后那两个近臣因为什么‘始终如一’、‘十年相从’感到有些别扭,甚至他隐约觉得,解元和刘錡能封王,都是官家为了让杨沂中和刘晏能封王而私心添上去堵人嘴的……但是,不满归不满,这并不代表他会真在意这个爵位本身。
什么王爵?大宋朝的相公们只要不出事,退休了都有王爵,干的好的,弄个大国封王也是手拿把攥的事……而人家吕好问家里干脆是家传的东莱郡王,和这种美事相比,更进一步的王爵都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所以,便是准备扯一扯杨沂中、刘晏这二人,也不过是个引子。归根到底,不过是赵官家一口气封了那么多武将为王,马伸有些担心文武平衡被打破罢了。
但这不是李光和陈规直接跳出来说清楚了吗?
赵官家这十年干的事业,如今起步也要跟光武并称了,再干个三十年不出幺蛾子,指不定能跟秦皇唐宗掰掰腕子。
那么光武有云台二十八功臣,唐宗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赵官家只有武将出身的十八王中兴?
什么王爵,王爵不过是一种评价体系,代表了你的功勋和排序。
故此,有十八个武将,肯定还有十八个文臣啊!
文武泰半,凑个三十六才舒坦啊,武将是战前许诺,现在先封,等燕云一下,或者战事了结,自然该论一论十八文臣了……你嫌弃十八个王爵多,岂不是相当于嫌弃十八个文臣功位多?
诚然,去掉刘錡、解元、杨沂中、刘晏,十四对二十八功臣似乎更妥当一些。
但要是那样,在场的诸位到底有几人心里有底呢?
建炎以来,名臣如流,李纲、宗泽、汪伯彦、吕好问、许景衡、赵鼎、张浚、宇文虚中、吕颐浩这几位妥当的一去,到底还有几个位置?
陈规、刘汲心里都虚好不好,胡寅好像妥当些,但刘子羽、林景默呢?他李光、你马伸呢?外头是不是还有王庶、胡闳休,便是殉国的张所也说不定……到底谁有把握啊?
而偏偏进这个和没进这个,几乎能直接对身后名有盖棺定论之说,这就很坑了。
所以,别说嫌弃十八个王太多了,按着秘阁里有些在心里算来算去头上冒汗的人想法,王胜、吴璘、王贵、傅选这四个也是可以凑活的,郭浩、邵云也可以。
弄个什么岳台四十八功臣最好,这样自己说不得能搭个尾巴。
当然,这就想多了。
真要是那样,反而让人笑话。
十八文、十八武,建炎三十六名臣,专指中兴之功,已经算是比较合适的数字中偏大的一个了。
就这样,王爵的议题匆匆开启,然后又在所有人心照不宣中匆匆关闭,
随即,赵鼎身为首相,强压各种心思,进入正题:“官家当日战前承诺,固然是封王为先以安军心,可其他军功许诺也不能放下,枢密院要做好准备……还是那句话,宜宽不宜窄,宜早不宜晚……切莫让官家与朝廷失信于军。除此之外,部分撤军与民夫折返的事情也要做好应对。”
“枢密院定当尽心尽力。”张浚即刻与陈规一起闪出,严肃应下。
“还有两河任员,也当尽早处置。”一言之后,赵鼎稍微一顿,才说出了这么一句似乎本该顺理成章的言语。
然而,吏部尚书陈公辅可不会惯着赵相公,其人直接转出,拱手以对:“话虽如此,可还请相公明言……两河故地旧官去留之权,到底是咱们这里处置,还是官家派出的春耕巡视组来定?”
“先紧着官家言语。”赵鼎平静以对。“暂以巡视组意见来定……若有什么事端也无妨,因为今日事后,官家指不定哪日便要回来了,便是不回,也能交通妥当,届时直接上书一问便可,不必过虑。”
陈公辅微微摇头,倒也没有追究。
“那军功授田一事呢?”户部尚书林景默接口再问。
“这事能有什么问题?”赵鼎蹙眉反问,言语急促。“当日长社战后,官家还于旧都,中原便曾大约做过此等事,后来官家更是渐渐引出了抑制兼并的国策,明显是要以授田而行均田之策……今日两河再行此事,无外乎是规模更大一些,行事更彻底一些罢了……便是有少许人不满,以如今河北局势、朝廷信誉、官家威望,外加三十万御营甲士,又能如何?真要是谁敢不满,也不过就是跳梁小丑的格局罢了!”
“不错。”张浚也失笑挥袖。“赵相公自家也是要均田的,都未曾不满,那到底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个当口去寻官家的不痛快?”
赵鼎旋即跟着失笑:“我家在河东本就没有几亩地,还指望这次授田能给家中添一笔资产呢……”
秘阁之中,立即哄笑起来。
林景默也笑了笑,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赵鼎在装糊涂,而张浚在帮着赵鼎装糊涂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