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田家夫妇(2/2)

“没事。”陈秀丽给她夹了一块排骨,“我合作的上家去年收了我2万的货,趁着行低,我屯点,等涨上来我再卖,这样往回勾一勾,我去年亏的才能不算太狠,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涨上去。”

李芬眨着眼睛仔细回想,她从炒股的儿子那里听到的新名词,“他们股票里这种叫什么仓来着,我这臭大酱的脑袋,记不住新词。”

“现在药材卖不出去,你这生活有苦难不?”田中平在陈秀丽和李芬做饭时,里外都走了一圈,发现陈秀丽家里的确有不少药材,他粗略估计至少要有七八万。

陈秀丽端着碗,笑道:“田叔,生活挺好的,咱们农村吃喝都不花钱,我在村里是技术员,每个月还给开200块,家里地不多,也能卖点粮食,足够我们娘俩了。”

“那就好,要是手上不宽裕,你和她说。”田中平指着自己媳妇,“家里的钱都在她那,我这兜比脸都干净。”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傍晚时分,田中平和李芬相携离开,陈秀丽把二人送到了村口。

回去路上,李芬一拍大腿,“大明说的是平仓,我总算想起来了。”

田中平摸出一支烟,在陈秀丽家他一直忍着烟瘾。

“你是不是想起老二了?”

“恩。”李芬声音发闷,“她俩一般大,老二要是活着现在也该结婚有娃了。”

田中平吐出一口白烟,伸出大手,搭上媳妇的肩头,“别想了,按老辈人的说法,老二投胎现在都已经十来岁了。”

李芬蹭了蹭眼角,“我知道,不想了,早都不想了。”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落在田家夫妇的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

盛夏过后,进入了秋高气爽的九月,周怡君小朋友正式上学了,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陈秀丽小时候念的黄泥岗小学早在君君出生那年就停办了,学生都被转去了太平镇上的中心小学。

太平镇距离黄泥岗不到两公里,这个时候学校还没有校车,孩子太小,每日都需要家长接送。

家里有一辆没有大梁的女式自行车,陈秀丽找焊电焊的王家,订做了一个能安装在后座上的座板。

天气好的时候还好,赶上刮风下雨大人不方便,孩子也跟着遭罪。

刚开学的几天,正好赶上下小雨,王萍心疼君君,让陈秀丽学骑摩托车,接送孩子更方便。陈秀丽感叹隔辈亲的威力,当年他们上学的时候饭都经常有一顿没一顿,到了君君这里,遇上点雨都不行。

“摩托车也不行,雨还是能浇到,最好啊是有个小汽车。”听见女儿的话,王萍憋着嘴哑了火,小汽车她不敢想。

陈秀丽虽是开玩笑,但玩笑之余也不免有了异样的心思,到底怎么才能多挣些钱呢?药材不好也不能一直干等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