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永结之好(2/2)

“谁来都是他们的自由,市场经济嘛。现在的处境是敌强我弱,我们三家加在一起也远远比不上巨头一家实力,以卵击石的傻事我们可不做,只能采取敌进我退方针。但绝不能直接撤退,必须边打边撤,还要出其不意骚扰一番。

抬高地价不让他们轻而易得只是第一步,其实哪怕我们不抬价别人也会抬的,关键是抬到什么价位放手才对,还要树立我们并不懦弱的气势。我方初步计算过,一号地皮只要不超过1.6亿,绝对不会亏本;二号地皮不超过1.8亿,同样如此。

我的意见是开拍时,由我首先直接加价2000万,你们根据现场情况再增报1000万,最后由我们轮番与对方周旋。既然这快金蛋糕我们吃不了,那就选择在外围和县城吃吃粗粮,要明白一点,吃粗粮有利于健康。工业区目前还是个乱摊子,我只是告诉你们它的机会来了,金逹集团肯定会去开发,你们两个是否愿意跟进自己看着办。”

郭盛光、程培超和两位随从非常赞同高歌的想法,及时提出在开发外围和县城方面,三方一定要保持紧密合作。避开黄金地段,成本自然就降低,房价也会亲和普通消费群体,同时也会起到制约巨头未来的霸道发展。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拍卖会那天,待主办方报完底价,高歌和省城来的一家公司同时追加2000万。当两巨头紧随其后各增加1000万后,郭盛光和程培超随即各加1000万,现场立刻进入到剑拔弩张状态。高歌没想到过了1.6亿和1.8亿底线时,省城那家公司和两巨头抗衡到2亿和2.2亿才放手。

两巨头虽然实现了志在必得,但没有胜利笑容。有点像历史上的正规军被游击队狠狠痛击一场的惨状,想反扑时却见不到一个人影。高歌对此次三集团的合作十分满意,同时总结出企业间的真诚合作,要远好于针锋相对的竞争,有机会还应该继续合作下去。

送走郭盛光和程培超,高歌再次思考内部服装厂的事。这次英杰学校校长唐红反映,新学期的学生装质量有所下降,脱线、漏针和掉纽扣现象普遍,布料也不如上一批好。工装和工作服的反应就更多了,工装还更换了合作厂家。

叫来吴美兰、小雨、人事总监和拓展部主管共同商量,皆赞成建立内部服装厂。小雨和欧阳雪莲还建议配套建一家大型的,包括男女老少各种服装的金达服装自选超市,给服装厂全体员工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见此事落定,人事总监如释重负,感叹道:“唉,能落实下来真好,我正为新的人员调整犯愁呢。现在全省各分公司、大药房和工厂都在搞资源整合与合理利用,加上科技不断创新、设施更加先进,人员调整势在必行。如果实施人员内调,又会出现至少有50名员工要重新分配。装饰公司本就是原班团队,成立公司扩建后仅解决8名员工分配问题,如果有了服装厂,再加上两家园林场养殖规模扩大,我也轻松多了。”

“董事长,新聚义村那块明年底全部完成后,能解决多少人?”欧阳雪莲问。

高歌笑道:“那边全部完工最多需要我们10人左右,主要是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用工问题,新聚义村和瑶族村总人数有两千多呢。现在聚义村的后生十有八九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根本不缺人才,只需简短培训就行了。今后都是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完全不需要外来人员。

你们知道吗?瑶族村村民对聚义村的村规非常感兴趣,因为两村的规矩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聚义村的村规要全面细致一些,他们已决定完全按照聚义村的村规来管理,并与聚义村永结之好,两村以后可以相互通婚,逐渐演变成一个大村庄。”

在座的都去过聚义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