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公主和拆迁(2/2)

“幺儿,是闺女,是闺女呀。你又多一个小公主了,呵呵呵。”师母、谷芬兰和谢兰芝见高歌他们到来,脸上笑成了花。“噢,雪莲说了,女儿就叫高妍,小名就叫妍儿。哎哟,母女俩又是婉儿又是妍儿的,真好。”

病床上的欧阳雪莲骄傲地看着高歌,她的状况很好,只需住院几天。见高歌坐在床边手握欧阳雪莲的手关心询问,大家都去了走廊的长椅上。

“高歌,对不起,辛苦你了。只怪你女儿太急,提前了十多天,你说她是不是赶来过六一节呀?”欧阳雪莲俏皮道。

“也许是吧。唉,还是我考虑不周,好在送医院及时,没出现意外。”高歌歉意地轻抚她的脸,喜悦与内疚相互交错。

六天过去,欧阳雪莲出院回家,高歌陪伴母女俩一周后才返回永陵市。因为这次看护欧阳雪莲,高歌决定将金逹集团男员工的产假,由以前的五天延长到半个月,妻子难产的可酌情延长到一个月,六月份执行。通过这次又当了父亲,他明显发现对几位红颜知己的关爱和赎罪,已逐渐扩大化、深入化。

岳母和梁咏丹她们如愿以偿的住进了园林一场四合院,她们越是快乐无忧,高歌就越是心满意足。大半退休的姐姐慕名而来,疯玩一天后都赖在四合院不想回家,导致姐夫们电话不断,把高歌骂得个狗血淋头。来接人时,自然免不了给他一轮“拳打脚踢”和索取精神赔偿。短短几天,苗圃内的花卉盆景就少了几十盆,菜园的蔬菜瓜果被摘走一片,土鸡蛋也被瓜分一空。

卫生局胡局长毫不客气,指向一间客房就确定是他退休后的专用房。有了他开头,紧随五间客房又被指定。卜姐还是像以前那样注意影响,每次来最多吃餐饭就走,这也很让高歌担心:她和大姐夫会不会又在挖坑?

再次看望欧阳雪莲四天回来,家里就收到了拆迁通知,要求在12月31日前搬走。永陵市是一座古城,古老的街道与建筑在轰轰烈烈的大开发中还有局部残留,包括家院外那条古朴小街和四周的建筑,这一大片即将修建成一个仿古观光型商业区。

岳母手拿拆迁通知心生伤感。“儿子,你爷爷千辛万苦留下的家院保不住了,我对不起你爸呀。呜呜呜。”

岳母在哭泣中说起这个家的往事。“老许家以前是河北一个中户人家。七七事变后,你爷爷携带一家老少南逃躲避战火,车马财产和亲人在沿途日本飞机轰炸、难民与土匪劫杀、受伤得病的侵袭下损失惨重,一大家人只剩下你爷爷、爸爸、大伯、三伯和炸断左腿的姑姑。

一路艰辛逃难到省城才站稳脚跟,日本人就要攻打省城了。胸怀家仇国恨的大伯那年才17岁,毅然投军保卫省城,在第二次省城保卫战中为国捐躯。大伯牺牲后,你爷爷决定举家继续南迁,多方打听才来到当时尚属安宁的永陵市安家落户,修建了一栋泥砖茅草房和购置十亩田地为生。

时隔四年,你三伯又投了军,在衡城保卫战尾声时血染沙场,那年也是17岁。

解放两年后,懂得审时度势的爷爷主动上交了十亩田地,再将透风漏雨、岌岌可危的茅草房改建成一栋四间砖瓦平房和一个篱笆院子。你爷爷和失去一条腿的姑姑,从此就靠院门旁一间茅草棚,以经营馒头、烧饼和稀饭养家糊口。有文化的爷爷本是安排了工作,为了照顾残疾的女儿而放弃,老人家于1981年秋病逝,现在的家院是你爸爸在1990年修建的。

你姑姑是在1994年底病逝,终身未嫁。这位国立女子中学未毕业的女子不仅美丽聪慧、气质高雅,还是一位奇特的经营天才,你爸的事业成就无不受其影响。她虽是残疾,但沉稳淡定、坚强果敢,致使爱慕她的人不乏少数,只是无人能打动她的芳心。高歌,你知道吗?我越来越觉得你很像她,似乎你就是她的儿子。

唉,都过去了,不说这些了。歌儿,我不要拆迁款,只要一块地皮能重新恢复这个家院,还有你爷爷种下的这两棵桂花树。要不然,我今后若是去了那边,没办法面对他们。”

见岳母用期待和信任的眼光看着自己,高歌爽快答应一定照办。这片区域原本是要求金逹集团负责开发,考虑到会产生太多的质疑和负面议论影响到大姐夫,高歌果断将该项目让给了本市竞争对手,现在的合作伙伴盛光集团。董事长郭盛光在电话中郑重承诺,一定在短时间内为高歌提供一块最佳地皮重建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