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孙策的想法,孙家的退路(1/2)

蒯越缓缓地摇了摇头,面色凝重地说道:“暂且不提庞士元的才华究竟怎样,单单只看其相貌,实在是丑陋不堪。而我们这位州牧大人心性向来是以貌取人的。依我看呐,庞士元想要进入刘表的眼中,怕是比登天还难!”

蒯良听闻此言,不禁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惋惜地说道:“这样真是太可惜了!如此人才,却不能为我们襄阳世家效力!只是令人费解的是,既然明知庞士元难以得到刘表的青睐,庞家为何还要这般不遗余力地教导于他?莫非他们暗中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盘算不成?”

说着,蒯良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道:“想当年,庞家的庞山民娶了诸葛家的女子为妻,而诸葛圭原本和刘表交情匪浅,这本应是一段美事。怎奈天有不测风云,那孙策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硬生生地横插一脚,夺走了豫章郡。这一闹可好,诸葛圭竟然转而投靠了张固!”

蒯越继续补充道:“如此一来,刘表不仅与诸葛圭之间的关系不复往昔那般亲密无间,就连庞山民也因此受到了刘表的猜忌。要说庞家对此毫无怨言,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啊,这庞士元绝对不可能是专门为刘表所培养的人才!”

蒯良听见蒯越的分析,皱着眉头怒道:“如此说来这庞家看来早有异心!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就连蔡家也不打一声招呼,独自行事。襄阳世家!呵呵……”

蒯越亦是赞同道:“没错,如今这襄阳世家看似是荆州幕后的最强势力。可是也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庞家不理世事,黄家拧不成一股绳!族长黄彦承四处游山玩水。黄祖为了独吞江夏不与咱们合作。好在他们黄家还有个黄忠投靠张固,身居高位!”

随后,蒯越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蔡家族长蔡瑁又自作聪明的独自行事!依我看,襄阳世家早晚会衰落。咱们也要早做打算!可惜这张固不喜欢世家大族,否则咱们投靠张固帮他谋划荆州又有何不可?何必非要盯着曹操?”

蒯良也点头赞同道:“没错!听说张固居然在广陵随意出售各种书籍送与平民,这等举动无异于自绝于天下世家!又有谁能容忍他!”

……

马车依旧不紧不慢地前行着,车轮滚滚,碾过道路上的青石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那匹拉车的骏马似乎不知疲倦,迈着稳健的步伐。

终于,马车渐渐融入了这片漆黑的夜色之中,仿佛被黑暗吞噬一般,只留下那轻微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还在夜空中回荡,直至最后也悄然无息。

......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豫章郡,孙策正紧张有序地做着各种战前准备工作。自从他率领大军踏入豫章这块土地以来,因为张固带来的压力。

孙策就从未停止过发展和壮大自身实力的脚步。一方面积极招募士兵、训练军队;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以确保粮草充足。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原本对豫章虎视眈眈的张固,由于其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北方战事之上,根本无暇顾及南方的孙策。

如此一来,孙策得以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可以安心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逐步扩大影响力。

经过不懈努力,得益于豫章郡超过百万的人口基数。如今孙策麾下已拥有六万之众的精锐部队。这些士兵们个个身强体壮、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具备极强的战斗力。

然而,雄心勃勃的孙策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若想成就一番霸业,仅仅依靠现有的兵力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南边的交州。

至于孙策为何会把目标锁定在交州,原因其实很简单。放眼四周,东边和西边的敌人皆实力强劲,难以轻易撼动。

若是贸然进攻西边的刘表,万一此时张固趁虚而入,攻打豫章,那么不仅可能导致荆州久攻不下,甚至还有可能连好不容易打下的豫章都拱手让人。

因此,权衡利弊之下,南边相对较弱的交州自然成为了孙策扩张势力版图的首选之地。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曹操竟然出人意料地给孙策送来了一份厚重的大礼。这份礼物不是别的,正是任命孙策担任交州刺史一职。

要知道,这样一个正式的官职对于孙策来说意义非凡,意味着他终于摆脱了过去那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

想当年,袁术曾经赐予孙策一些官职,但由于袁术后来的篡逆行为,那些官职自然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和认可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