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国宴迷药案囚徒困境(1/2)
一)
话说韩朗、萧玥几人好不容易锁定下药之人,在隔间一看那位司姑姑,韩、萧二人都有些愣住——
韩朗从萧玥处得知“囚徒困境”一说,且他观那宫女面相、神色,便知此人极难吐口,指证木千瑜。
“要不,用刑?”韩朗看萧玥。
周铁说了,这司姑姑孤身一人在宫中,家中亲人早已在多年的洪灾中死绝!
她在宫中也和小香兰一样,没什么好友故交,
从进宫就在御膳房打杂,一做二十余年!
她勤劳手快,颇得上司好评!眼里有活儿,但眼里也没光!
就和她看起来的样子一样,
冷淡、机械的度日,“活人微死感”!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萧玥犯难!脑壳疼!
只听她在隔间不停走动,边走边念“司姑姑”,“司姑姑”——
突然,萧玥停下,看向韩朗!
“子期,你说,这位‘司姑姑’当年,是不是也曾像小香兰一样,遇到一位她的‘司姑姑’?”
韩朗立即要出门:“我去内务司!”
九殿下也出门:“我去找蕙姑姑!宫里的事,她比内务司清楚!”
木三:行,就我没用呗。我就在这里,陪我妹!
韩二、叶九出去了。萧玥和她哥走进司姑姑呆的那间房。
司蓉端坐于中,如同坐在她的寝房内,脸上无悲无喜、无焦无躁。
萧玥:“司姑姑,我是点刑司的萧司掌。有点事,想问问你。”
司蓉:问我是不是给你下药之人么?我不是。
方才那位大哥说我神色可疑,我胆子小,看见一个死人,还不能害怕了?
萧玥:司姑姑,我觉得你是个聪明人。
咱们不说那些客套话。直接说重点,好不好?
她微微一笑,笃定语气:“你认识小香兰。”
司蓉看她一眼,不语。
听这位萧司掌接着说:
“你第一眼看见她,便感觉好像看见多年前的自己。
小香兰也是一样。
她觉得你很亲切,她叫你司姑姑,她真心实意地喜欢你。
可你是知道的,对吗?从一开始就知道,
她会死。
你只能通过接近她,来对我下手。所以你背后之人,要她死。
哎,那个小丫头。。。
她给我上茶的时候,我还逗她来着。
虽然她不爱说话,可我听她的声音,
却是极好听的。
是一种独属小姑娘的、仿佛带着一丝甜味的声音。。。
她用这样的声音叫你,司姑姑,司姑姑你怎么来看我了?
司姑姑你又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
司姑姑你看我绣的花样,好不好看?
司姑姑,司姑姑,司姑姑。。。”
萧玥幽幽讲着,
眼前仿佛看见那两人,
小丫头依恋着她的司姑姑,她们的来往,她们的互动,
两个深宫寂寥人的平淡日常。
她说着,不知不觉,声音中已带出一丝感伤。
(我太容易共情,萧玥暗叹,喜忧各半吧。)
只听她一声一声,缓缓地念出那三个字。
司姑姑。
司姑姑。
司姑姑。
她盯着司蓉的眼睛!
司蓉:被关在这间房间超过一个时辰、都面不改色的她,在这一声一声的“司姑姑”下,终于面露一丝怒色!
“闭嘴!”她微怒喝道!
“呵!司姑姑,你生气了?你气什么?
气你自己不够心如铁石么?
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
今日那尸身虽不是小香兰,但另一间房里,白布蒙着的,正是那七窍流血而死的可怜小宫女!
和你当年一样,性子孤僻,在这宫里无枝可依!
只因她叫了你一声司姑姑,
想要亲近于你,
便死于非命!
你那背后之人挺会找人啊——
知道我警惕性高,所以找了小香兰;
知道我善能说服,所以找了你。
她高估了我。
你看,我刚才在隔间看见你的第一眼,
我便知道,
我说服不了你。
可是,司姑姑,你能说服你自己么?
你好好想想,
你真的能说服你自己么?
小香兰死于我出事后一个时辰。
昨晚,你回到你的住处,
有没有想起她?
你觉得,她死的时候,
有没有想起你?
有没有想要,再见一见你?
她自然不会知道是你。
可她想要见你,我觉得她在临死之前,想要见一见你。
司姑姑,你知道她为什么想见你吗?
你想听她再叫你一声‘司姑姑’吗?
你想听吗?
你真的想听吗?!
你这狠心害她死于非命的——
司、姑、姑!”
“你闭嘴!你闭嘴!”司蓉声音转尖厉!
然而片刻之间!她便冷静下来,恨恨看向萧玥:
“你果然极善口舌之利!可我没做过!我什么也不知道!”
萧玥:“你果然也是心性沉稳。看来,你已经说服过你自己。
让我猜猜,你是为了什么帮你背后那人?
为钱?为利?
司姑姑孤身一人在宫中,自然心性高洁,看不上那些金银之物。
那就是为恩了。
你背后那人,于你有恩,对么?”
司蓉眼中,瞳孔微微放大!
二)
司蓉震惊,萧玥点出“那人”与她有恩!
但那又如何?
他们有证据么?
看司蓉再次闭嘴沉默,萧玥觉得自己陷入的这个“囚徒困境”——
真的是,烦人啊。
这司姑姑心如铁石,或者说,事已至此,她也在付她的沉没成本。
她无路可退,不如不退!
萧玥也不再叭叭了,干脆和她哥退出来,坐在隔间等韩、叶二人回来。
闲坐之时,顺便回答她哥的提问:何为“囚徒困境”?
简单而言,
就以司蓉与木千瑜为例,
假定她们是两个并无恩怨的嫌疑人,分别被羁押起来,
我告诉她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
承认犯罪或拒绝承认。
如果她们两个人都拒绝认罪,
因没有足够证据,我将以一些较轻的罪名对他们进行判定,
这样,她们两人都将受到较轻的处罚(假设各坐牢1年);
如果她们都认罪,我会建议点韩少司从轻处罚(各坐牢5年);
如果一个人承认,而另一个人拒绝认罪,
那么认罪的人由于作为污点证人,会受到宽大处理(坐牢0年,无罪释放),
另一个人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坐牢20年)。
那么,她们会怎么选择呢?
囚徒困境的“困境”又是什么呢?
如果她们对彼此有一定了解,并信任对方,
她们将她们两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来选择,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双方都选择拒绝承认!
这样双方各坐牢1年,相比其他结果都要好。
可以说是最优解!
但是,她们会这么选择吗?
不!
她们都会担心,自己如果选择了拒绝认罪,而对方选择认罪——
对方就是坐牢0年,自己却要坐牢20年!
所以,大部分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自认“理性”的选择:认罪!
两人都选择“理性利己”!就得出一个对她们两人都相对均衡的答案,
双方都选择认罪,各坐5年牢。
明明都“理性利己”,却是坐5年!
而如果相信对方不会背叛、和自己一样“选择利他”,两人都选择“不认罪”:
明明都“利他”的选择,
却是对两人最好的最优解!
只坐1年!
但选择“理性利己”却是人性!几不可抗!
所以,看似出自个人理性的选择,却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结果,这就是困境所在。
或者说,在这困境里面,
藏着“人性”这只看不见的手;
更藏着“命运”这只看不见的手!
萧玥代入司蓉与木千瑜,给她哥讲“囚徒困境”,木三哥听得颇有兴味。
萧玥接着说,是的,“囚徒困境”这个经典之所以颇有兴味,在于它的拓展性。
根据不同的前提,不同的主体(人或事),它可以有着多个应用场景,从而导致不同结果。
利己还是利他?
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利己和利他才最有利?
就如同下棋对弈,如果你对自己的对手有足够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