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晋国制度(2/2)

接下来便是科举制度

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县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廷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

这便是科举制度,皇帝看完之后大为欢喜,由此便可以取掉已经满是弊病的九品中正制。

除去这些之外,严澄,裴子陵,荀谈等人还把中央官职全部都改了一遍。

这也是必然事件,以前的官职很明显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制度了。

于是,便有了九品官阶

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

品级与散官还与官员服饰等级制度相联系。

朝廷规定,三品以上官服紫。

四品、五品服绯(朱红)。

六品、七品服绿。

八品、九品服青。

同时,高级官员都有一个表示其身份的鱼符,以袋盛之,称为“鱼袋”。

三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金饰之,称为金鱼袋。

五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银饰之,称为银鱼袋。

七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铜饰之,称为铜鱼袋。

这便是九品官阶

除此之外,在荀谈以及裴子陵的苦思下,按照九品官阶还对应出了不少的官员体系。

称之为散官

有分为文散官以及武散官

只有相应的品级以及享受相应的待遇,没有任何的对应职权。

除此之外,还有勋位制度

勋位制度以及爵位制度对应

立下大功者可以担任勋位制度,只不过对应的勋位只有荣誉称号,并没有食邑。

而爵位制度也得到了大的变动

由原来的五等爵位变成了现在的九等爵位

王爵,食邑五千户,正一品;

嗣王、郡王,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国公,食邑二千户,从一品;

开国郡公,食邑一千户,正二品;

开国县公,食邑七百户,从二品;

开国县侯,食邑五百户,从三品;

开国县伯,食邑三百户,正四品上;

开国县子,食邑二百户,正五品上;

开国县男,食邑一百户,从五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