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沙瑞金、李达康、刘新建?!这顿饭…有点意思!(2/2)

“远远比不上二位同志啊,能够跟在领导身边,这阅历和见识增长的多,机会也多啊。”

见沙瑞金不搭茬,反而转移了话题,李达康面色微变,但也不好发作。

“哦…沙先生这话…有感而发啊。”

“看来这基层工作,确实不太好做。”

刘新建见气氛不太对,赶忙打圆场道:“老班长说笑了!”

“这革命工作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其核心价值观。”

“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只有分工不同,各有各的好坏之处。”

沙瑞金附和道:“那是自然。”

“当年少石同志不是和掏粪工人传祥同志说过…”

李达康闻言一乐,接过话茬道:“我做龙国总督,你掏粪,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实话实说,这话…唉。”

沙瑞金闻言一顿,看向李达康,见李达康也在直勾勾地盯着自己。

赶忙笑道:“你看看,这领导大秘书的知识储备量,就是高啊。”

“这个认识…就很好吗。”

“这不正照应了现在的情况?”

“你俩做秘书,我干‘基层’,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也越聊越多。

从天文地理聊到田间地头,从军队建设聊到地方行政工作。

沙瑞金有意无意地抛出一些他自己关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观点,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刘新建听得眼睛发亮,现在的他还在服役,虽然跟着领导赵立春平日里没少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可是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自己身为一名军人,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好领导的安全,所以很多东西现阶段还只是有所耳闻、一知半解罢了。

现如今听了沙瑞金的一席话,他感觉眼前这位老班长,似乎有着非凡的见识和…格局。

其中很多想法,竟与自己心中所思所想不谋而合,很是搭挂。

当下便多敬了几杯…饮料,话语也热络起来。

李达康则在一旁默默观察倾听着,他虽然对沙瑞金提出的一些看法有所感触,可是仔细想来…却发现和自己的想法理念背道而驰,当即没了什么兴趣。

甚至其中好几次,当沙瑞金谈到一些和自己想法完全相悖之处。

好几次李达康都想出言辩驳,可是最终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眼前这位不过是一位‘匆匆过客’罢了,今天过后,或许日后都不会再有交集。

再加上萍水相逢,也没必要言语相对,于是乎只好默不作声。

然而这时,沙瑞金却突然话锋一转,提及了最近‘耳闻’的汉东官场风气,以及国企改制风波,隐隐指向某些腐败现象。

李达康眉头微皱,他深深看了沙瑞金一眼,若有所思。

随即开口道:“总督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瑞金同志的很多看法虽然让人耳目一新,可是归根结底我认为你还是不够了解我们汉东的实际情况。”

“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说所想的那样。”

“有道是…莫要做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啊。”

刘新建闻言心里却是一惊,手中的筷子都是微微一抖。

这李哥今天又要开始怼人了?

李达康的为人,他是知道的。

别看在赵立春面前那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深怕自己走不到对岸就要掉到冰窟窿里一样。

可是在外人面前,这位二号首长李大秘,可不是易与之辈啊。

“额…吃菜,多吃菜。”

沙瑞金将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心想这顿饭怕是要吃出不少花样来。

“达康同志说的对啊,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是我孟浪了。”

“只不过…刚刚达康同志说到了赵括的纸上谈兵。”

“关于这点,我倒是想说几句我的看法。”

沙瑞金话锋一转侃侃而谈道:“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名门之后。”

“自幼熟读兵书,对军事理论有深刻的理解,甚至能与父亲辩论而不落下风。”

李达康冷笑道:“瑞金同志说的这些,史书上都有,成语背景故事里也都有。”

“正是因为赵括空有理论知识,却没有实战经验,才会在长平一战被白起一战击溃,打的赵军被坑杀四十万之众,不是吗?”

沙瑞金闻言反唇相讥道:“你看你,达康同志,又急!”

李达康一愣,纳闷道:“我…急了吗?”

沙瑞金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急了!急了!”

“你既然说史书上有,那我也给你科普一些史书上的其他记载文献。”

“当年在赵军进攻齐国麦丘时,赵括曾巧用攻心计策,优待齐军俘虏,动摇齐军士气。”

“最终大肆把粮食甩入被围的麦丘城中,迫使齐军献城投降。”

“这个战例就表明赵括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然而,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

“他在长平之战中接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后,改变了廉颇的防御策略,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

“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赵括未能正确判断战场形势,导致赵军暴露在秦军的攻击之下,最终被秦军包围,粮道被截断,全军覆没。”

“可是尽管如此,赵括在大军遭到合围时,仍然能够让已经断粮的赵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始终进行突围决战。”

“赵军数次突破秦军封锁线,给秦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只是赵括身先士卒率军冲杀,被秦军流矢击中当场阵亡。”

“主将战死后,赵军群龙无首,最终士气低落才会溃散投降。”

“所以说,赵括并不是无能之辈,只不过一出道就碰到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实力差距巨大,所以才会注定失败罢了。”

“达康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

李达康闻言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片刻之后,淡然开口道:“瑞金同志这歪理就是多啊。”

“你要这么喜欢历史,应该去和隔壁屋那位高教授去聊聊,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沙瑞金闻言一乐,并没有继续和李达康言语交锋。

高手过招,点到即止。

一旦过头,就没意思了。

然而李达康提到了高育良!

高教授…高…叔叔?

哼哼!

想到此处,他又不着痕迹地回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窗户。

在这扇窗户的外面,是这座小院的院落。

对面的东厢房,正是赵立春、陈岩石、高育良所在之处。

“那里…才是我应该在的地方啊!”

仅仅是刹那一瞥,沙瑞金便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继续微笑着看向眼前的李达康和刘新建二人。

“这汉东…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