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论条块管理制度!高育良反踢皮球!(1/2)

高育良仿佛没看见二人的态度一般,接着阐述:“就像一棵大树,垂直管理如同树干,给予整体支撑和方向。”

“地方统筹管理似枝叶,填充细节,让整个体系更加丰满。”

“缺了任何一方,这棵树都会失去平衡。”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陈岩石更是眼睛一亮。

这种比喻形象地阐释了两者关系。

梁群峰和赵立春对视一眼,虽仍有保留但神色稍有缓和。

高育良见状暗自松了口气,然后话锋一转:“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两者的权重分配应依据具体事务灵活调整。”

“比如关乎安全维稳等重大事务,应以垂直管理优先保证统一高效。”

“涉及民生民俗、地方发展建设方面,则应多听取地方意见协调处理。”

“条块管理制度存在的意义,便是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高育良的眼神坚定道:“以条至上,虽能保证专业领域内的高效执行,但容易忽略地域差异。”

“以块为主,则可能产生地方保护主义,损害整体的公正性。”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陈岩石更是露出赞赏之色。

梁群峰皱起眉头,心中有些不爽,不过不多,毕竟高育良也说了块上的问题。

高育良接着说道:“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因地制宜,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对立是可以合作的,是可以做到将垂直管理与地方统筹有机结合的。”

“举个例子,比如在环保执法方面,省里的标准必须严格遵守,但具体规定到了市里,在执行的时候,具体实施手段可以由地方根据自身环境特点调整。”

“毕竟不同地区、发展不同、基础不同,情况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蹴而就。”

赵立春听后,表情稍有缓和。

高育良深吸一口气道:“我们既要确保法治的公正无私,又要兼顾人性关怀。”

“条块管理不应成为对立的两方,而是相互协作的伙伴,共同推动行政执法走向更完善的境地。”

“比如以我所知领域的政法系统举例。”

“就说说公安系统吧。”

“我在公安系统的朋友有个顺口溜。”

“省厅坐办公室的吹着空调喝着茶,拍着脑袋做出了一个决定。”

“地市局收到这个决定后,层层加码,等到了区县,基层执行的同志们跑断了腿。”

“然后市里领导听说基层警力愈发紧张了,那就要问啊。”

“问了之后,市里领导说了!”

“谁让你们这么干的!”

“省厅?”

“我们市里没同意啊!”

高育良的话说完,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舒俊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

而京州市副市长、市局局长陈岩石则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然而高育良话锋一转道:“然而…”

“省厅能不能管市局?”

“答案是肯定的!”

“能管!”

“能管哪些方面?”

“仅仅只是所谓的业务上的指导吗?”

“同样的,市委市政府能不能管市局?”

“答案也是肯定的,能管!”

“管哪些方面呢?”

“仅仅只是财政经费上的支持吗?”

说着,高育良点了陈岩石的名儿!

“陈市长!”

“您这位市局的局长,应该最有发言权吧?”

“要不,您能说两句?”

别人或许不敢接茬,可是陈岩石是谁啊?

陈石头啊!

他可不怕!

陈岩石清了清嗓子说道:“高教授这问题很犀利啊。”

“实话实说,在我看来,这种管辖关系错综复杂得像一团乱麻。”

“从实际工作来讲,省厅给我们下达任务指标和业务规范,这没错,但有时候确实存在部分脱离实际的情况。”

“这些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稳和打击犯罪,但和地方的维稳发展要求产生了对立。”

“市委市政府这边呢,财政经费固然重要,但人事任免之类的也会影响到局里的工作开展。”

“所以说…我这个老头子夹在中间…有时候也很为难。”

“两边都是领导,我都得听,可是领导们的要求不一致,我确实很难办。”

舒俊听了这话,不太高兴,借机开口道:“陈市长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省厅的决策也是基于整体规划,可能在传达过程中有偏差才导致基层执行困难。”

“但这并不是省厅单方面的责任。”

“我们只是遵从省里和部里的指示。”

“我们省厅不也是条块管理?”

“我们也难办啊!”

高育良微微点头:“领导们说得都有道理。”

“所以说,其实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指令下达更为精准有效,同时在各方协调之间找到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的关键在于——人!”

“条块管理的执行,在于条块的总负责人,也在于条块点位上重合的具体负责人。”

“还是以公安系统举例吧,陈岩石市长…嘿嘿…不好意思了。”

“陈岩石副市长,是京州市党组成员副市长,自然是要以京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为主。”

“但是同样的,京州市公安局局长这个位置,又注定了公安业务必须在汉东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开展。”

“这就是条块重合的点!”

“那么…这就涉及到了——人!”

说着,高育良毫无惧色地微笑着看向了坐在前排的四位副省级大佬。

梁群峰!

周志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