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边境开战(2/2)
现在镇北军进入蛮族境内,沿途部落被洗劫一空,根本不考虑后勤粮草问题。
这种打法在叶小飞第一次去边境送毛衣毛裤的时候就和镇北军元帅魏老头聊过。
牛羊对蛮族来说是资产,可镇北军入境以后,这些东西就是缴获,既然是缴获,记录一下收支情况就行,优先让士兵吃饱喝足才是正解。
没想到魏老头居然用上了。
叶小飞也看了镇北军的战报,重骑兵冲阵,轻骑兵分割战场,弓弩兵箭雨打击,最后步兵清理残敌。
这招屡试不爽,蛮族想在短时间内集结五万以上的兵力有难度,何况那一千随时装备支援的重骑兵也不是吃干饭的。
这一千重骑兵,有的是在战争中受伤休养,有的是战死之后,临时补充,需要适应。
但并不是没有战斗力。
镇北军推进的同时也在消耗蛮族的有生力量。
蛮族想对镇北军形成有效打击,可能五万人都不够。
劫掠物资和正面对战是两回事。
劫掠物资,并不需要多少正规军,是个蛮族就行。
这也是发烧和蛮族历来战争的一种常态。
炮灰和精锐随时攻城,牵制大乾军队,其他随军跟来的蛮族随意挑个方向去劫掠就行。
遇到软柿子就捏一把,打不过就带着物资撤退。
蛮族进犯,说是十万,其中精锐一万,炮灰五六万,剩下的三四万其实都是负责劫掠的普通蛮族男子。
把劫掠来的物资分一半给那些精锐,大家都能发财,过一段舒服日子。
炮灰?他们都是依附蛮族精锐的奴仆,或者路过弱小部落抓来的壮丁,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炮灰。
这次是大乾主动进攻,守土之战和劫掠是两个概念。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庆王造反失败初期,蛮族确实在防备大乾报复,但这都过去将近三年了,大乾一直没动静。
蛮族的防备心早已没有初期那么重,大乾突然出征,蛮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所以现在战事呈现出一边倒的情况。
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世家被灭,原本被世家压榨的百姓需要时间体会新生活,大乾也需要为开战做一些准备。
打一个已经有防备的敌人,远不如等敌人防备累了,放松警惕之后再动手。
现在的情况这就是这样。
魏老头掌控镇北军多年,不是吃干饭的,和蛮族开战早就在脑子里模拟过无数次。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打不出成绩,那就白混了。
抢占先机,创造优势,扩大优势。
底层士兵需要战功,他也需要,这可是开疆扩土的功绩,谁不想要,老头子也不例外。
捷报一封封传来,不止皇帝开心,生活在边境的百姓也开心。
边境线越远,百姓就越安全。
捷报里今天杀了多少蛮族,明天杀了多少蛮族,这也是一种释放百姓心理压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