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特别新鲜(2/2)

何宇柱反驳道:“你这话不对。

如果不是因为特别提升了品质,早期中国能拿得出的好东西不多。

即使价格上涨,不也是为了在接待外宾时有更好的展示吗?”

“如果所有酒的价格都一样,在接见国外宾客时使用几毛钱一瓶的酒反而不合适。”

“中国各种类型的白酒十分丰富,除了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不足外,其他时间人们喝酒是很轻松的。”

“送给外国朋友几瓶精美包装的茅台酒,既显得大方又有面子。”

听后,**一时语塞,随后问道:“您对这些也有了解?”

“哟,这事在京城里人人都知道。”

何宇柱说:“很多外国人都有送酒的习惯。”

在四合院里,根据雯丽讲述的故事:

尽管对于**的话语感到不悦,但何宇柱回想起了另一件事情,“雯丽,东西你带上了吗?”

“带了。”

雯丽站起身来,从旁边拿起一个长方形盒子交给了何宇柱。

“老哥,这次出行没带什么东西,只有这幅画了。”

“千万不要嫌弃礼品单薄!”

“怎么会呢?”

江德福笑道,准备接过画作。

但此时**插手,主动请缨:“这些你们可能不懂,还是让我帮你们检查下吧。”

见状,安欣忍不住想站起来帮忙,但被妹妹安杰按住了,“你们这么大年纪了,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你就等着看欧阳的笑话吗?”

安欣无奈地说。

“哪里有的事儿。”

安杰带着一丝狡黠笑了。

“你真是淘气。”

安欣轻轻地瞥了妹妹一眼,然后便不再多言,对于丈夫的性格,她再了解不过。

拿过画卷后,**急不可耐地打开包装,取出画卷仔细端详起上面的签名:“哎呀,竟然是董其昌的山水画……”

这是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作品。

** 才开始审视这幅画,而江德福则直接看向了画,尽管他对此并不在行,但也感到非常不错。

“这山还真是别有风致。”

这是江德福的评语。

** 也细细打量过后,补充道:“还真像实景呢。”

何宇柱笑着接话:“我对这些一窍不通,但店里的这些玩意儿都不少,我都是信手买来的。

那些东西多半是真的,哪怕是假的,也有几分古人之功呢。”

“真假并不重要,谢谢你,兄弟。”

江德福接过画卷,小心翼翼地归还盒中,并将其放入橱柜中,说:“等会儿我再把这画挂起来,先一起饮酒吧。”

两人的酒兴正浓,即便何宇柱通常不甚喜爱茅台的风味,因今日心情大好,亦畅快地干了一杯。

然而,他内心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 不由得发问:“感觉如何?”

“……”

何宇柱一时语塞,心底暗自嘀咕:莫非这人故意挑刺?

“还可以!”

何宇柱含糊其辞地说,“老兄,你快试试看,尝尝我做的菜吧……”

尽管何宇柱试图转换话题,但** 依旧紧追不舍:“这酒有特殊的口感么?”

“老欧,你这话啥意思?”

江德福不满地质问道。

见气氛渐趋紧张,一向沉默寡言的安泰迅速插嘴试图调解:“**,老欧并无意图。”

何宇柱也笑呵呵地说:“大概老哥认为我们的亲家关系不够门当户对吧?”

“绝无不敬之意!”

** 赶紧澄清:“我只是质疑这等高档酒的价值罢了。”

“我已经表明态度了。”

何宇柱有些疲惫地回应。

“你说的就是全部的原因了吗?”

** 显出疑惑。

何宇柱微笑着点了点头:“我懂你的想法。”

何宇柱明白对方总是认为自己高于常人,自认从一开始就对眼前的事物持怀疑态度,说话直言不讳,因而遭到了处罚。

现而今政策有所调整,他又重拾旧梦,自视为正确方。

“这仅仅是一点小事吧?”

何宇柱继续探讨。

“这怎么可以算作是小事?”

** 强烈反驳。

实际上,两人争吵的关键点并不是在于酒的价格本身。

对于**而言,虽然嘴上说着大家平等,心中却有着难以磨灭的社会等级观念,他质问过去的社会体制是否有误,自己的苦楚是否值得。

当年他可是位温文尔雅之人!自1958年起在海岛生活十多年,被迫接受劳动改造,成为了最早被“矫正”

的一群人之一。

何宇柱轻声回应:“我理解你的心情,但这事不关我的痛痒。”

接着,何宇柱提到了个人背景:“我家三代为雇农,父亲在饭馆做工,专精于谭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