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背叛者(2/2)
量子调出了一份新的安全协议方案:\我们需要在信任和警惕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能盲目相信,也不能草木皆兵。\
讨论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最终,团队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加强重要信息的分级管理,建立双重验证机制,定期轮换关键岗位人员。但这些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任危机。
\也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寒鸦突然说,\与其把精力都放在防范内部背叛上,不如想办法让每个人都更深入地参与到核心决策中来。\
这个提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透明度或许是重建信任的关键。当每个人都能清楚地了解团队的方向和决策过程,自然就能减少猜疑和不安。
\但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幻影指出,\一旦还有隐藏的内鬼...\
\正是因为有风险,才更需要这么做,\寒鸦坚定地说,\我们要用信任对抗背叛,用团结击碎怀疑。这是我们与敌人最大的区别。\
渐渐地,紧张的氛围开始缓和。团队成员意识到,过度的猜疑只会让局势更加糟糕。他们需要在保持警惕的同时,重建彼此之间的信任纽带。
\从现在开始,\林宇辰环视众人,\我们要把这次危机转化为重组的契机。让我们建立一个更强大、更团结的团队。\
但每个人都清楚,这条重建信任的道路绝非易事。王磊的背叛在团队心中留下的伤痕不是短时间能够愈合的。他们必须在执行危险任务的同时,努力修复被摧毁的信任体系。
而在这片阴云之下,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正等待着他们:如何处置这个背叛者?王磊掌握着太多团队的机密,他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处理叛徒的任务迫在眉睫。团队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讨论对王磊的应对策略。
\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内奸,\量子分析道,\根据数据追踪,王磊已经将我们90%的核心情报传输到了一个未知的服务器。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着全面泄密的风险。\
寒鸦沉声说:\我们需要一个既能中和威胁,又不会引起敌方注意的方案。\
林宇辰提议直接追踪和抓捕,但幻影否决了这个想法:\太冒险。王磊显然早有准备,我们贸然行动很可能中了他的圈套。\
李若雪调出王磊的详细档案:\他的背景太干净了,几乎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可疑点。\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讨论,团队最终确定了一个复杂的反制方案。他们决定采取\诱饵\策略,通过精心设计的虚假情报来误导王磊,同时追踪他的通讯和行动轨迹。
\我们要让他相信,他已经成功窃取了我们的核心秘密,\量子解释道,\但实际上,我们将投喂给他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虚假情报。\
苏婉晴提出了关键问题:\如何确保他会上当?\
幻影拿出一份详细的心理分析报告:\王磊性格中有明显的自负倾向。他相信自己总是比其他人聪明一步。我们的诱饵必须精准地戳中他的心理盲点。\
接下来的72小时,团队进入了高度紧张的准备状态。量子连续不断地构建数据陷阱,李若雪负责心理画像的细节优化,林宇辰则负责可能的物理拦截方案。
\关键在于制造一个看似完美、实则漏洞百出的情报系统,\寒鸦说,\我们要让王磊觉得自己获得了极其重要的机密。\
经过反复推敲和模拟,他们设计了一个看似完整的\暗影计划\第二阶段方案。这个方案看似严密,实则埋藏了多个追踪和定位的陷阱。
\一旦王磊接触这些数据,\量子自信地说,\我们就能精确定位他的位置和通讯网络。\
然而,就在行动即将展开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报改变了整个局面。幻影截获了一段加密通讯,显示王磊可能已经与一个更大的组织建立了联系。
\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背叛了,\林宇辰凝重地说,\他可能是某个更大阴谋的一个棋子。\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原本针对个人的反制行动,现在演变成可能涉及更广泛阴谋的调查。
寒鸦环顾众人:\我们必须更谨慎地行动。现在不仅仅是追踪一个叛徒,而是可能要揭开一个更大的秘密。\
就在此时,量子的终端突然跳出一个加密信号。那是一个极其隐蔽的信息源,似乎就在等待着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准备好了吗?\寒鸦看向团队,\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
众人交换了一个坚定的眼神。处理叛徒的行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内部清洗,它正悄然转变为一场更为复杂的博弈。而在这场博弈中,谁能率先掌握主动权,将决定最终的胜负。
王磊背后的秘密,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