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邳兵临(2/2)
“主上,臣分身乏术,不如在臣之下设丞相一职有虞相统管文职,武将军统管武职如何?”
虞雍,亦是免职的虞相,听卢思义这般说,眼中露出难以置信。
满朝武文亦是如此。
这般说来,虞相职位似乎变动不大,还有实权。
武官却是一惊,武将军,他们这里没有姓武的,唯一一个武姓就是邳国的镇国大将军。
“准。”沛国主不带犹豫,直接准下来。
卢思义看向国主,国主好似想起什么,忙言:“礼部尚书,定做丞相官印。”
“刘将军,交出帅印、虎符与武将军交接。”
“封武将军为沛国镇国大将军。
刘将军,乃为沛国镇国大将军,沛国最大武官,此刻却是要交出帅印,内心多少有些怨言。
然当着满朝文武面,他又能如何做。
此刻只能不情愿交出来。
武将军怎也没想到摇身一变,自己成了两国的镇国大将军。
接下,还如在梦幻之中。
卢思义自是看出刘大将军表情。
明白重点所在,此刻文职有虞雍来处理,应是不会生乱,只要文官不生乱,这些贵族就会安分守己,收拾起来这些武将还是有办法的。
只听卢思义请求召集沛国,万人将进入大殿。
国主自是答应。
随之万人将到来,卢思义阐明用意,今日起他们要听命于武大将军,队伍融入到邳国队伍里面,今后,沛邳一家亲,不分彼此。
若有人来犯,必斩之。虽远必诛之。
听得这些武将热血沸腾。
他们自知以自己的力量不可成事,然融入邳国军为一体,就不一样,邳国战力他们可是看到,尤其是大世子之壮举,他们无法忘怀。
虽然那一战他们败了,可宋国也被灭了。
也就是因这一战,沛国主被吓傻了,若是被京洛攻破,他们一家一个不留,这才一切仰仗与卢思义,准确说仰仗邳国,他不想到自己这一代,成为亡国之君。
邳国主已死,此事他已通过密探得知,本想着与邳国解散盟约。不再攻打帝丘保持最后兵力,大殿之中卢思义一番言论,彻底让他放弃这般想法,只有仰仗卢思义还有一线生机。
虞雍听卢斯这般言论,眼睛微亮,没想到此人野心如此之大,志不在沛国。
兵权解决,卢思义也无心在沛国停留。
书写两封密信交与虞雍手中,让其以邳国使者身份前往宋国,一封交与宋国主之手,一封交与姒王之手。
他带领合并为一的六十万大军,向都豪出发。
平叛,这是唯一主题。
到了现在,卢思义已经明白邳都发生的一切。
文姜、美姬他们的嫁妆,这一刻不再起眼。
一路畅通无阻,都豪、纶城、邑县。
两日后进入萧城至此到邳国境内。
看着外面望之不到尽头大军,难道是班师回朝?
萧城之将有些不解,当张长上前宣布,这将领眼中露出大骇,随之带领三万大军。一同前往彭城。
彭城大将已知邳都发生之事,此刻听到张长宣读没有任何反抗,直接带领彭城仅剩五万大军加入到护国公大军之中,一路到了邳都城下。
邳都还有十万大军护城,见到镇国大将军,竟是没有第一时间打开城门迎接。
城内已是一片慌乱。
他们都得到卢思义回来。
还是带着百万大军回来。
谁也没想到卢思义竟是被封为护国公。
这是不曾有的职位,比之王爵还要高的一个职位。
当卢思义骑马走出,亮出手中虎符。
城中守将还是没有打开城门,邳国已有新主,朝中大臣翻遍整个邳都也无找到虎符,重新定制了虎符,有新主持有。
现如今,邳国主尸体还无人过问。
这些将领可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数派,不管怎么分,他们都是不认可卢思义的存在。
就算是面对城下百万大军,他们亦是没有开城打算。
然城中也有部分忠于镇国大将军的,现在却是敌众我寡,反抗起来也打不开城门。
卢思义命令部队后撤五里。
一无分兵,二无攻城打算。
所有将领不知卢思义这般做是何意。
以他们之战力,最多一日可攻破城门,为何护国公不愿如此。
卢思义道出,都是邳国兵卒,不应大动干戈,前来是替国主平叛,不是杀戮。
夜。
无战事。
城中紧张的情绪终于放松下来。
第二天还是无战事,帝丘东城邳国大军也撤了,他们接到邳都之变故,几乎是日夜兼程返回邳都。
然他们的部队也被拦在城外。
此刻已经七日过去。
西有卢思义百万大军,北有张、高两位大将军二十万精锐。
东有倭人与镇东大将军十万大军。
唯有南门无人,镇南大将军接到卢思义发出的调令,还未返回。
第九日, 镇南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终于返回,留下十万大军镇守南边以防邢国攻城。
这些将军都认可卢思义护国公身份。
跟随卢思义身边而来的将军,终于明白自己这位护国公的心思。
若是他们可没有这般好脾气,族人被屠完,备受老国主信任,有百万大军在手,早已攻入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