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小芹被延期毕业(2/2)
大哥转身从卧室出来,奔到汪富贵身边,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厉声喝道:”说,你把我妹怎么了?“
老爸、老妈也是怒目相向。汪富贵心里在笑,可脸上却很严肃,他并不惊慌。
”大哥,你先看看给她打电话的是谁,然后咱们再说嘛。“汪富贵说道。
大哥松了手,看看小妹的手机,是一个上海的电话号码。汪富贵让他打回去,结果是学校教导处的电话。对方告诉大哥,小芹因为缺课太多,被学校做出延期毕业的处理。汪富贵这才得以解脱,他向一家人说明,他只是一心想帮小芹的忙,如果他做的不当,就先不去他老家拍片了。说完,他告辞走出了房门。
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学生们面临着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考核。毕业不再仅仅取决于课程成绩,而是要综合考量多个方面。上课课时是基础,它代表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参与度。毕业论文质量则是重中之重,它展示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关键因素,这体现了学生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课题完成水平则反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在复旦,很多学生全力以赴,恨不得一天有二十五个小时。他们堂堂必到,积极参与讨论,相互鼓励。可小芹却很少出现在他们中间。系里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小芹从北大调配来的,看不起复旦,也太牛了。有的说,她第一年上研究生就在与电视台合作栏目,现在眼里只有钞票,哪还把学历放在眼里。
进入撰写毕业论文的关键阶段,人人自顾不暇,也没有人会去提醒小芹,大家都在忙着查资料,精心论证,力求呈现出高质量的成果。每天都泡在图书馆、资料室,有些学生为了课题还要实地调研,大家都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争取发表有价值的论文。
有的同学课题研究进行到一半,又有了新的灵感,他们勇于挑战,不惜更改课题,力求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此说来,大家对小芹有看法就很自然了。当然,风言风语对于女生来讲,最容易被八卦的还是感情问题,作风问题。所以,教导处老师的电话措辞很严厉,小芹自然难以承受。
研究生,研究能力自然是最关键的。如何衡量呢?不仅要看专业知识水平,更要看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人合作,某种程度上说,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也更难考察,但这些能力将伴随学生一生,所以学院非常重视。
课题组的教授们不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他们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教授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学生们的研究进行悉心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决难题。
对于学生们来说,教授的鉴定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和肯定。一份积极的鉴定,不仅能为他们的毕业增添光彩,更是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生涯铺平道路。
教授们的鉴定并非轻而易举,他们需要在众多学生中进行筛选和比较,确保鉴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授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他们的良知。学校之所以给小芹打电话,就是还相信她对学业的追求,不想让她半途而废。
小芹迷迷糊糊的睡了不知多久,醒来时,身边坐着的是汪俊。她看看是在自己华清嘉园的家里,回忆了一下,想起她接到的那个学校的电话,她忽地做起来,头一阵晕眩,就晃晃悠悠地又要倒下,汪俊忙伸出手臂将她接住。
”你睡了好久,慢慢起,不然头会晕的。“汪俊边慢慢把小芹的头放回枕头上,边说道。
”你怎么在这儿,我大哥他们呢?“小芹问,声音有气无力的。
”他们回山东老家了,说让我在这儿照顾你。我看看你也没发烧,一直就睡,大概是累了,就没打搅你。谁来的 电话,怎么说的,能跟我说说吗?“汪俊说。
他用哄孩子一样的口吻问着小芹。
”学校教导处的老师打来的,说我缺课,论文质量不高,选题不新颖。论证不深入,说系里还疯传我在电视台收入都超过教授一年收入好几倍。说我傍大款,拉赞助,整天北京上海地来回跑,嗨,你说说,他们做他们的毕业论文,我做我的电视制片人,井水不犯河水。我看呐,他们就是嫉妒。“小芹说。
她听说大哥他们都回山东老家了,竟然也没多问。就开始跟汪俊抱怨起她系里的那些同学了。
”说什么咱们这次也得把硕士拿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对吧?“汪俊耐心地说。
”什么?不是你说去你老家拍个旅游风光片的吗?怎么这麽快就变卦啦?你是不是没跟你们那里的父母官说好啊?是不是你说要抓紧时间,要拿这部片子去参赛,得奖?积累人气?”小芹嚷道。
她的语气就是在质问,而且已经坐起来,把枕头抵在腰上,靠床头坐着,一副要跟汪俊算账的姿态。汪俊看着面前的小芹,他后悔答应大哥王树槐,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要留下来。不过他转念一想,现在屋里就只有自己和小芹两人,正好和她把一切都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