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事件收尾3(2/2)
为此,韩四和许安不得不从国外请来一些专家给这些人上课:如何树立品牌、如何销售等,这是一个新兴的品牌必不可少的,他们干不了这个。
为何非得请国外的专家呢?没办法,现在的风气就是如此,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啊!就算说服不了所有人,但这事儿报道出去之后,至少能让一些人的心思稳定下来。
“可他们不断地写报告,想要搞各种项目,我们该怎么办呢?”许安把两人的困境具体化:“还有啊,咱们不是和电子研究所达成合作关系了吗?但研究所的一些人总想借鸡生蛋,其实有些项目是他们自己的,却花着我们这边的经费在搞。”
“没错。”韩四道,“他们觉得把Vcd这项目卖给我们亏了,要是自己开发的话,那所有收益不就是他们的么?所以,他们想搞一些新的项目,甚至想单独搞dVd。”
“不要紧。”对这个问题,孙小宝并不太担心,“有时候啊,挟洋自重并不好。可是呢,我们不得不如此咯!Vcd这项目只在我们国内和东南亚等落后地区有饭吃,但好歹是一块肉。接下来啊!咱就用这技术作为筹码,换取dVd的相关技术,至少能进入行业门槛。”
“这样倒是能比电子研究所那边领先一步,但电子研究所那边怎么办?”韩四问道。
“他们呀,思维还是没转变过来。假设Vcd技术咱们没有抢先出手,在国际上搞定专利注册的问题,你猜会怎么着?Vcd生产厂会遍地都是!因为这东西的关键就是芯片,芯片巨头当然会到处扶持厂家。”
“dVd不一样,即便他们摸透了技术,但没有加入进去,到时候上哪儿搞芯片去?国内还需要发展时间呗!而我们就不一样,到时候说不定能当个代工厂,又或者能把自己的机器出口。”
两人听完后若有所思。不过,这里面的一些事儿,显然超出了他们的定势思维。
许安道: “有些事儿我还真不太明白。我想,咱们是不是应该物色一个人才,来帮我们掌管这一切,而我们则退居二线,保证掌控权即可?”
孙小宝想了想: “ 这很有必要。但今年不会有别的厂家崛起,我们先吃一年红利,再慢慢寻找合适的人选吧!”
“那么,现在我们这儿的麻烦怎么办?”
“我去和上面沟通一下,给电子研究所那边施压,反正不外乎就是给出一些利益,把之前的合作协议更改一下吧!我的想法是:那边可靠的技术员咱们直接挖走,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他们还在所里保留着人事关系。”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当初电子研究所不放人,而且也没有技术人员愿意放弃编制,跟着前途不明的私企干。
现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步步高的盈利显而易见,专职在公司里干的人待遇也极佳,孙小宝不相信这些人不动心。